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就业 > 就业分析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及影响因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及影响因素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6-29 20:50:58 人浏览

导读:

陈如东(南京农业大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是指农村中从事种植业即从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生产的劳动力,由于其数量大、人均耕地不足,难以使所有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而显现出的多余部分由农村向城市,由农业流向二、三产业的过程。当今世界经济强国

陈如东(南京农业大学)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是指农村中从事种植业即从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生产的劳动力,由于其数量大、人均耕地不足,难以使所有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而显现出的多余部分由农村向城市,由农业流向二、三产业的过程。当今世界经济强国在发展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都经历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我国近13亿人口有9亿在农村,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至2001年底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近2亿人。改革开放前30年的发展中,中国走了一条非市场化的工业化道路,利用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对农业剩余实行强制性积累,因此要依靠限制农民随意向城市迁移来稳定农业生产。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下,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被限制在农村和农业生产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赋予了农民相对独立的生产自主权,人多地少的矛盾使原来一直隐蔽的剩余劳动力游离出来。由于受工农、城乡巨大的利益差距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已成现实。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必然性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需要

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都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将这些剩余劳动力转化为生产性资源,不仅关系到一国农业生产水平能否提高,而且关系到支持经济起飞的积累率水平能否达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实现经济发展的障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的改变。第二产业主导地位的确定和第三产业比重的急剧增加,导致农业人口逐渐下降,非农业人口逐步上升,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乡村人口减少而城镇人口剧增,居民的物质面貌与精神面貌随之发生质的改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种改变过程就称之为“城市化”。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自身的不可抑制的内在冲动

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农村改革和90年代及中后期的农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直接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日益显性化。由于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不可阻挡的转移冲动。

(1)利益驱动力。在存在城乡收入差别的情况下,受利益的驱使,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是不可避免的。从事非农业劳动收入显著高于在家务农的收入,一般在2倍以上,高的可达7~8倍。另外,从事非农工作的劳动强度也往往低于农业劳动或与农业劳动强度相当,但相同劳动强度的劳动所取得的劳动报酬则有很大的差别。劳动报酬的悬殊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拉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因素。

(2)农村就业不充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客观基础。我国人多地少,户均劳动力多,平均每个劳动力占有耕地、山地资源少。一方面,农村人口每年以一千多万左右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随着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大量农业劳动力闲置起来得不到利用,其边际效益为零或为负值,从而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另外,由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如化学除草剂、喷灌、高效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节约了大量劳动力,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多。因此,农村就业不充分是推力,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客观基础。

(3)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不足。由于农业比较利益的逐年下降,造成农业投资环境不利以及农业投资回报率低下,降低了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业合作基金有相当一部分“农转非”,流向工商业和农村第二、三产业。一方面是投入资金的缺乏,另一方面是产业效益的低下,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受到影响。而由于没有一定的保障,农民也不愿冒险去采用新技术种植新品种,导致农民从事农业的收入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相比之下,外出打工倒是一种低成本、低风险的做法,于是,除了一身力气无长物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进发也就顺理成章了。

(4)加入WTO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规模将更大。因为我国大多数农民所从事的仍是机械化程度不高的农业生产活动,投入的人力、物力多,生产成本高,效率低,农产品品质、价格均无法与发达国家竞争,收益更没有保证。所以,加入WTO后,即便是城市就业机会越来越少,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是会蜂拥而入,每年春运的滚滚民工流就是明证。

此外还有其它非经济原因,如对现代生活的追求,本土本乡成功转移的人士的示范作用,对婚姻不满,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1. 思想观念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重农轻商的思想,使许多农村劳动力将自己捆死在土地上,不愿意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还有一些人受“宿命论”影响,认为既然“命中注定”要当农民就要把种地作为终身选择,导致一些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仍把耕作土地看作是唯一的生存之道,同时缺乏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也使他们在心理上惧怕转移。对城市的管理部门来说,考虑到农村劳动力进城会争夺城市下岗失业职工的就业机会,加剧城市严峻的就业形势,同时担心无序的民工潮会给城市的管理带来隐患,因此对民工进城持排斥态度。这些观念的改变,一方面有待于我们做好宣传工作,另一方面也有待于政策制度的完善,如加强对民工的文化技能培训,完善有关管理制度等。

2. 自然环境的差异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条件好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实力就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多、速度快;自然环境条件差的地区经济发展慢,经济实力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相对要少,速度也慢。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的方针政策时,就要审视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采取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转移途径,而不能搞一刀切,对条件尚不具备的地区,国家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 我国的实际国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我国人多地少,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经济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且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正大力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因此,处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应在借鉴别国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转移途径。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