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法动态 > 《劳动合同法》两周年之焦点荟萃

《劳动合同法》两周年之焦点荟萃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6-02 05:29:57 人浏览

导读:

《劳动合同法》在其制定的过程中就充满了争论,在经过反复商讨和修改后,终于自2008年1月1日起颁布实施。至今已走过两年多历程的劳动合同法仍然带给我们很多的困惑,为此,本文为大家逐一解析藏于人们心中的疑难问答。焦点一我的痛苦你永远不懂问题:劳动合同法实施

  《劳动合同法》在其制定的过程中就充满了争论,在经过反复商讨和修改后,终于自2008年1月1日起颁布实施。至今已走过两年多历程的劳动合同法仍然带给我们很多的困惑,为此,本文为大家逐一解析藏于人们心中的疑难问答。

  焦点一我的痛苦你永远不懂

  问题: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是否大幅度增加了用人单位的成本?

  《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经营和人工成本影响的争论早在该法起草过程中就已存在。目前,《劳动合同法》虽已实施两年多,但关于该法对用人单位的成本造成影响的争论仍然不休,并困扰着许多用人单位。有关此问题的澄清将有利于我国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我国就业情况的好转,有利于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求解:《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经营和人工成本的影响应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剔除《劳动法》规定的已有义务,究竟哪些义务属于《劳动合同法》新创设并有违法责任相配套,从而导致企业所产生的成本?二是这些成本的增加是否有必要?通过对两部法律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劳动合同法》新增加的人工成本主要由试用期工资规定、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的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违法致使劳动者当即解除支付的经济补偿金三块构成;此外,还可以将企业应对劳动争议所支付的成本及违法成本也包括进来。按照这种分类对企业进行相应的测算,如果规范执行《劳动合同法》,增加的用工成本和减少的利润都相当有限。课题组在调研中也了解到,大部分企业都将《劳动合同法》视为理顺、规范和保护劳资关系的法律,认为该法的实施对于企业长期健康发展有着正面的效用。对于部分长期以来未规范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的用人单位来说,将面临两大成本的增加,一是历史成本的清欠,二是现实成本的增加。

  那么,这种增加有必要吗?就人工成本提高和结构发生变化来说,用我国的上海与日本、美国分别进行比较,1997年日本制造业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12.7%,上海是6.1%,日本是上海的两倍以上;1993年美国人工成本构成中相当于我国解聘经济补偿金的退职补偿金占整个人工成本的3.7%,而2007年上海才占到1.2%。这其中深层次的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但至少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我国人工成本不仅有提高的空间,也有提高的必要,其人工成本结构也有待调整。毕竟,人工成本的提高最终将体现为消费增加、贫富差异缩小等多方面的益处。

  从目前来看,发生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前企业大量与劳动者重签合同或裁减老员工的恐慌性应对措施,已经将企业在新法实施后可能增加的用工成本或管理成本降至最低。在《劳动合同法》严格执法前,企业新增成本压力表现不是很明显。[page]

  焦点二为什么我的奶酪比他小

  问题:《劳动合同法》能否保证同工同酬?

  同工同酬,一直都是社会各界讨论较多的话题,也是《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后用人单位特别关注的概念。现实生活中,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并不少见,主要体现在男女之间、正式工与临时工之间、合同工与劳务工、实习生之间、企业内部职工之间等;一些国有垄断企业的高薪酬福利制度也一直饱受社会诟病。追溯关于同工同酬的制度建设,我国《宪法》、《劳动法》都作了规定。但是,同工同酬的具体概念、如何实施,法律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这导致事实上用人单位在实施中基本处于无法可依、法律形同虚设的状态。《劳动合同法》出台后,有关同工同酬的规定有数条之多。怎么理解同工同酬,如何在具体的工作中落实、执行同工同酬的规定,就成了摆在实际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求解:按照原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的说明,同工同酬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相同;二是在相同的工作岗位上付出与别人同样的劳动工作量;三是同样的工作量取得相同的工作业绩。这也成为接受我们调研的众多企业对同工同酬的一般理解。但是,现实情况往往比我们的预想复杂得多,分配领域的矛盾也决定了对同工同酬不能做如此简单量化,尤其是在现代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岗位上,存在很复杂的分工与协作,要求每个企业都把岗位划分做到细致入微,那也不现实。即使将一般工作内容相近的岗位都归为一类,仍会因员工的个体差异而出现不同的差距。实践中,“同工”本身就是一个相当抽象的概念,要做到完全的同工同酬至少在现阶段难度很大;作为一种理想的分配模式,最终达到这个目标尚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和心理准备。在涉及分配制度时,对同工同酬原则的应用应契合实际,而不是作机械、狭隘的理解。其实,同工同酬在肯定相同岗位享有同等报酬的基础上,并不否定因年龄、经验、技术水平、职称等级、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差距而产生的差别。当然,由于现代企业分工协作的存在,也不排除用人单位有意把劳动者置于不“同工”的岗位而达到不“同酬”的结果,这就对我们这些研究制度的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认为,同工同酬并不必然要求在相同的岗位工作就必须获取同等的劳动报酬,在实际操作中这也是无法达到的;应综合考虑劳动者的个人工作经验、工作技能、工作积极性等特殊因素,允许用人单位依法对相同工作岗位的劳动者在劳动报酬方面有所差别。况且,劳动报酬之间的必要差距也是促进劳动者自身发展和提高企业内部竞争机制的需要。法律强调同工同酬,意图在于合理分配劳动报酬,旨在杜绝严重不合理的分配制度,为遭受不合理待遇的劳动者提供追求平等对待的权利,而不是一条绳子拉直,所有人站在同样水平线上的一刀切。[page]

  另外,将来如果对同工同酬的标准立法进行规范,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可能会影响具体执行:一是标准难细化,仲裁、法院难认定。在同一岗位上做同样的工作,因个人能力不同,完成的效果也有差异。那么这个完成效果怎样界定?由谁来界定?法律能够把每个行业和企业的情况都能一一细化列举吗?如果不能很好地界定,一旦产生纠纷,仲裁和法院就不能做到定纷止争;二是企业工资难监督。工资水平在很多单位,特别是一些上市企业都是商业机密,企业内部的员工无法获悉其他人的工资状态,而打听他人的工资又属于违规行为。那么这类人的“同工同酬”如何监督?虽然通过法律途径可以获得法院的支持,但在现实中恐怕员工难以避免招致企业的报复;三是企业调岗难监管。如果企业执行同工同酬后,将正式工全归入甲岗,把劳务派遣工和其他非全民性质的员工全归入乙岗,然后把甲岗的工资提高,把乙岗的工资降低,岗位不同了,工作还是一样,且符合同工同酬的原则。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在现行制度框架内是很难得到纠正的。

  焦点三遍地都是“铁饭碗”

  问题:“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会不会伤害企业竞争力?

  《劳动合同法》第14条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可能是实践中争议较多的条款,该法也因此被认为干涉了企业的用工自主权、破坏了弹性化和灵活化的劳动力市场、重新捡回了过去的“铁饭碗”,从而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那么,《劳动合同法》是否干涉了企业的用工自主权,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用工机制呢?

  求解:劳动力市场不同于一般的要素市场,这不仅是因为劳动力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使用过程中必然涉及许多基本人权问题,而且因为一般情况下劳资双方力量对比中劳动者特别是单个劳动者处于弱势的地位,因而需要国家公权力的介入来保护劳动者,因此,企业针对劳动者的用工自主权,绝不可以理解为像对待一般商品那样可以任意加以处置,它必须受国家法律的规制。以解雇为例,当今世界雇主可以随意解雇员工的国家并不多见,各国对雇主解雇工人都作了严格的限制。如法国规定,企业只有两种情况才可以解雇员工:一是“重大过失原因”,即雇主必须提供充足证据证明员工犯有重大过失;二是“经济原因”,即雇主须说明取消岗位的经济原因,且不能用新人来取代被解雇者,如企业随着经济状况好转欲恢复此岗位,必须优先考虑雇用原来的雇员。在美国,雇主也不是可以随意解雇员工的。原因一是美国有强大的工会,解雇员工必须有工会的同意,企业不能任意作出解雇决定;二是有一套严格的劳动法律,被解雇雇员一旦起诉受到公司不公正对待且公司败诉,胜诉的员工所获赔偿额完全可使本人后半辈子衣食无忧。印度在《产业争议法》中也明确规定,所有超过100人的企业,在解雇员工时,必须获得邦政府的批准,这使得印度成为全球解雇员工成本很高的国家。事实上,我国《劳动合同法》要求用人单位与符合条件的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同时,考虑到用人单位调整经济结构、革新技术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放宽了用人单位在确需裁减人员时进行裁减人员的条件,如第41条规定“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可以裁员,这在全世界都是少有的。在国外,即使企业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企业的裁员往往要经过长达数月甚至一两年的艰难谈判,最后也往往不可能完全按照企业的意愿裁员,而是在企业与工会双方让步和妥协的基础上进行。[page]

  其实,此类争论由来已久。持否定意见的人认为,对劳动力市场的过度管制会使劳动力市场失去灵活性,并导致企业失去活力和失业率的上升。持肯定意见者认为,旨在劳动力市场灵活化的改革,使多数劳动者的劳动条件恶化,沦为非正规就业者,改革的受益者只有资本方。应当指出的是,法律法规和经济社会政策的制定与演变,往往是一个不断纠偏的过程,劳动领域的立法和政策也是如此。当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制过于严格、劳动力市场过于僵化时,立法和政策的指向当然应当是放松管制,促进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化;而当情况相反时,则应制定相反的立法与政策。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至少在非国有部门)不仅不存在管制过严的问题,而且恰恰相反,对劳动力市场管制太松。在我国,违法用工已成为一个长期的普遍现象,劳动者权益受侵害已成为一个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劳资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强资本、弱劳工的局面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坚守某种理论思维定势来评判中国的劳动立法和政策,恐怕就有失偏颇了。

  焦点四想说爱你不容易

  问题:刚性的社会保险要求会不会压垮中小企业?

  调研中发现,由于《劳动合同法》对社会保险的刚性要求,受访企业普遍对其都比较重视,但反映受其影响的程度不一:大型企业及国有企业由于社保缴纳操作规范,新法对其运营及劳动力成本影响不大;而对于以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为主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由于很大部分中小型企业长期以来不注重企业的规范管理,有的以违规、违法经营来换取低成本运行,少缴、漏缴、甚至不缴社会保险费的现象比较突出,加上激烈的行业内竞争,企业难以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完全转移成本压力,仅为员工补缴保险这一块就给它们带来很大的影响。

  求解:客观地说,社会保险的问题不是依靠《劳动合同法》能解决的,《劳动合同法》只是从实体方面向劳动者提供了一个权益保障的通道。要将法律规定的权益落到实处,还有待相关制度的完善,但这不等于说有关社会保险的规定就没有问题。调研中课题组就发现,对于涉及社会保险的案件究竟是作为劳动争议处理还是作为行政案件处理,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疑惑。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险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并构成劳动合同的当然内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履行劳动合同产生的纠纷应属于劳动争议。但由于社会保险费缴纳事项的最后确定权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如通过诉讼解决,则导致民事判决很难具有确定性和可执行性。而且,各地有关此类政策遗留问题很多,单纯依靠法院通过民事判决的形式来严格执行社会保险法律,法院力有不逮。与此同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出台后,明确将社会保险争议纳入劳动争议范围,但并未明确社会保险争议的范围。实践中,劳动者既有直接向用人单位追索社会保险费的,也有用人单位因未缴纳或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而向其追索导致的损失的。鉴于社会保险费的缴纳具有很强的行政性,缴费的最终核定权又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因此,为保证司法判决的可执行性,法律宜对社会保险争议的范围予以合理限制,而不宜将所有社会保险争议作为劳动争议案件受理。[page]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