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法动态 > 跳槽前的理财准备

跳槽前的理财准备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6-02 02:42:40 人浏览

导读:

【前言】尽管工作还不太好找,却抵挡不住年底涌动的跳槽心思。工作衔接的空档,需要事先做些准备,以便顺利过渡。【本期主人公】每年的12月份到来年2月是白领们跳槽的高峰期,27岁的刘先生就正在悄悄筹划着跳槽计划。五年前,刘先生加入一家从事医疗信息系统开发的

  【前言】

  尽管工作还不太好找,却抵挡不住年底涌动的跳槽心思。工作衔接的空档,需要事先做些准备,以便顺利过渡。

  【本期主人公】

  每年的12月份到来年2月是白领们跳槽的高峰期,27岁的刘先生就正在悄悄筹划着跳槽计划。五年前,刘先生加入一家从事医疗信息系统开发的私营企业,跟着老板“打天下”,从最小的业务员做起,三年做到了销售主管,收入也从区区2000元/月涨到了1.5万元/月。不过,后来的两年,由于公司“转移阵地”,两年间业绩平平,老板也好像失去了对他的信任和期望。

  刘先生终于下定决心另谋高就,新公司是从事医疗机构培训和展会承办的。据他了解,一个销售经理的月收入在1.5万元-2万元/月。乍看不低,不过摆在眼前的跳槽成本却是刘先生不得不考虑的。

  一方面,新工作虽然也是销售,但性质完全不同,这意味着人脉和关系网都要重新建立,刘先生刚入行且处在试用期,很可能要连续拿几个月的底薪,即3500元/月。而且,刘先生现在外地每月住宿费用都是单位报销,还有一些额外的补贴,但跳槽之后,这些隐性收入也会消失。

  另一方面,现金流的中断也会影响到投资理财。刘先生目前有20万元左右的股票型基金,5万元现金,还买了一个月缴3000元的基金定投。如果收入缩水,很可能造成定投中断,刘先生还不清楚这会对自己造成怎样的损失。而且两年过去了,上海的房价已经今非昔比,刘先生很懊恼自己在离开上海之前没有及时购买一套小户型的房子。

  理财目标:

  1. 刘先生该如何做好跳槽前的理财准备,尽量减少损失?

  2. 对于转型期的刘先生,如何配置自己的资产,并且做好未来的人生准备?(包括购房、购车、婚嫁等)

  3. 对于正在筹划跳槽的白领,该如何分析跳槽成本,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

  理财需要规划,职业生涯亦是如此。正如理财规划有时会与市场发生偏差一样,职业生涯也往往不会尽如人意,因此动了跳槽念头也是人之常情。“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但是跳槽这点事儿,真的不能像徐老那么洒脱,需要走一步看三步,仔细规划、从长计议。

  走一步——权衡决定

  投资止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跳槽也要充分考虑机会成本。但凡属于非跳不可的槽,大多有两方面的原因,谋职或谋薪,因此刘先生此番跳槽需要三思。

[page]

  从谋职角度看,跳槽至少要保证在职位上的连续性和成长性。刘先生辛辛苦苦在目前单位打拼了三年才得到“销售主管”一职,假如去了新单位反而又退回到了“销售经理”层面,这样的“降低身价”往往得不偿失。

  从谋薪角度看,既要考虑固定的底薪部分收入又要考虑弹性的业绩部分收入。刘先生目前月薪1.5万元,还没有算上公司每月的住宿等额外补贴,而新单位销售经理的月收入也只不过1.5~2万元,两者从总量上实际相差并不多。甚至而言,如果考虑到转行风险,刘先生需要做好新工作收入骤降的思想准备。此外,新工作在薪资结构上底薪仅有3500元,其他都要靠个人业绩作支撑,而在老单位刘先生毕竟是销售主管,承担了一部分的管理职能,稳定的底薪部分收入反而会更高些。

  对于这样“鸡肋”式的谋职谋薪,刘先生实际上是把自己缩小了去通过职业瓶颈,而不是在维持现有身价的基础上打破瓶颈去谋得更广阔的空间。随着宏观经济的逐步复苏,行业景气度有所提升,就业市场也已趋暖。况且刘先生所处的行业是医疗与信息技术的复合行业,两者都是国家所重点支持的行业,相信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行业人才需求度会有进一步提升,刘先生可以寻找一些更为有利的跳槽机会。

  从跳槽角度看,刘先生不应懊悔没有买房,而应庆幸没有成为“房奴”。一旦被房贷所绑架,职业规划的顾忌之处会更多。新工作的收入如果不能覆盖掉正常月还款金额以及基本生活开支的话,就更不适宜跳槽了。

  看第一步——看准时机

  如果新工作比较合适,那么在走出第一步决定跳槽的决策之后,就需要步步为营地予以实施。

  首先,就像投资要讲究进场离场的时间点,提出辞职的时间点把握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很多公司都会在岁末年初发放双薪或年终奖,除非要去的新单位有入职的最后期限或者待遇好得可以让你忽略这些收入,否则最好等所有这些年终福利落袋为安了再提出辞职。《劳动法》规定员工跳槽必须提前30日书面通知单位,有些单位在员工提交辞职之后就不会再发放相关福利,这些也都需要事先了解,以免两头落空。

  此外,还要了解一些新单位的情况,比如工资发放日、入职日期对首年年终奖等福利的影响程度、考核以及职位晋升月份等等,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提出辞职需要参考的时间节点。

  筹划跳槽一定要非常隐秘,否则就等于自动放弃了被委以重任或升职加薪的机会。正式提出辞职之前,一定要先拿到新单位书面的录用通知并处理好所有的资料和文件,在老单位要站好最后一班岗,这也是职业经理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和道德操守。[page]

  看第二步——看劳动合同

  刘先生需要逐一梳理自己与原单位所签署的劳动合同及其他相关附件,特别关注用工期限、违约金、离职需要的天数以及离职手续流程等要素,务必做到心中有数。

  此外,刘先生还有可能会与原单位签署过一些培训协议、保密协议、竞业限制协议等合同,也需要一一梳理。比如很多单位都会把培训作为一种员工福利,但是同时会要求参加培训的员工签署一份培训协议,延长一定的服务期限,提前辞职也会面临违约赔偿金的支付。如果违约金支付代价较高,可以与新单位充分沟通,尽量转嫁一些成本给新单位。当然也要做好思想准备,新单位一旦代为支付了相关费用,也有可能会在新签署的劳动合同中加以额外的用工条款约束。

  除了违约金之外,离职时与老单位的最后一次收入支出结算也要做到“笔笔清”。主要包括:工资、加班费、奖金、补贴、其他可能的福利、个人所得税支出等,还有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等是否都已足月缴付,如果有企业年金或股权也应该清楚自己还能行使多少权益,最好能请原单位列明相应清单。

  个人在单位面前一般都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一些私营企业,规则概念可能会比较淡漠,因此在跳槽前要学会保护自己,尽量避免法律纠纷缠身,给自己新事业的启动打下一个好的开端。

  看第三步——看财务调整

  跳槽之后到了新单位一般都有一段试用期,最长不会超过6个月,期间部分薪酬福利可能会有些折扣、薪酬结构也会有所变化,所以财务预算方面也应随着现金流的变动及时调整,不能满打满算。

  首先要预备一定的现金,为提高资金运作效率可以购买货币市场基金。从提出辞职开始有30天的合同解除期,如果随后到新单位办理入职手续再拖延几天、或者刚好又错过新单位的发薪日,那么期间很可能面临薪酬的“断档期”,而基本生活开支、房贷/房租等的支付又是不能断档的,所以最好预先准备相当于平时2~3个月的开支费用,方才不至于手足无措。刘先生手头有5万元的现金,应能足以应付。

  其次调整投资计划。从中期投资机会来看,目前的股票型基金仍有较好的成长空间,相应地刘先生也会面临结婚、购房等中期目标下的大额资金需求,因此两者是可以相匹配的,只需要适时调换一些基金品种即可。但是,刘先生每月3000元的基金定投要视新工作的薪酬收入情况予以调整,采用被动定投与主动购买相结合的方式,将定投金额压缩至每月1000元,其余伺市场相对低点时机购入,待收入稳定增长后再相应调高定投比例。[page]

  跳槽是人生职业规划中重要的转折点,必须三思而后行。很多时候待在原单位的墙内远望新单位,感觉什么都好,但跳过去之后才发现原来冲入了另一个围城。在没有合适的时机之前,不妨学会忍耐,忍耐并不是软弱,只有放弃才是。韬光养晦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修炼,无论身置何处,你都会发现主动权永远在你自己的手中。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