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卫生法 > 计划生育法 > 计划生育法规 > 一法三规一条例是怎样

一法三规一条例是怎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9-11 07:08:56 人浏览

导读:

我们国家实行了很久的计划生育制度,因为以前人口基数过大,为了控制人口增长速度,颁发了不少的法律政策,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放开了二胎,符合条件的夫妻可以生育2个子女,以前大家都听说过一法三规一条例,就是有关于计划生育的,那么一法三规一条例是怎样?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您解答这个疑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国家实行了很久的计划生育制度,因为以前人口基数过大,为了控制人口增长速度,颁发了不少的法律政策,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放开了二胎,符合条件的夫妻可以生育2个子女,以前大家都听说过一法三规一条例,就是有关于计划生育的,那么一法三规一条例是怎样?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您解答这个疑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一法三规一条例是怎样

  “一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三规”分别是《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一条例”是《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全文共七章四十七条,于2001年12月29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至今没有修改。国家制定本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

  “三规”:

  《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管理,维护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下简称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公民享有依法生育的权利,同时应当依法履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其生育行为应当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规定。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管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保障公民的生殖健康权利,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活动的机构及其人员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行国家指导和个人自愿相结合的原则。

  公民享有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权。国家保障公民获得适宜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权利。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稳定低生育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

  “一条例”:《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第一条 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国家依靠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进步、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二、违反计划生育怎么办

  违反计划生育一般是超生。

  根据党纪国法处理。具体说,国家(中央)层面上,具体依据为《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具体操作根据各个省市人大通过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地方法规)和纪检部门的规定,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各省市(自治区)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具体条文不一样,但基本精神差不多。对超生者,一是征收社会抚育费,二是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最重可以双开)。

  三、开计划生育证明需要什么材料

  1、结婚证,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结婚照片两张。如属未婚生育或未婚收养者,持宝宝出生证或宝宝收养证。

  2、夫妻双方到各自的户籍所在地的计生部门领取一胎婚育证明,村委会或者居委会盖章。

  3、带着所有证件及怀孕的医院诊断证明到女方计生部门办理准生证。

  4、宝宝出生后带着一胎准生证到医院登记,医院给个出生证明,宝宝姓名取好后拿着证明到计生部门登记,计生部门会给医院出生证明,带双方的着户口本、身份证及证明到公安局办户口。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一法三规一条例是怎样等知识,综上所述,我们所说的一法三规一条例主要是关于计划生育和社会抚养费征收的一些法律法规,如果违反了计划生育的相关规定,也就是超生的哈,通常会被征收社会抚育费。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