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处理 > 躲不掉的碰瓷和不能躲的立法

躲不掉的碰瓷和不能躲的立法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3-29 11:43:46 人浏览

导读:

在1月30日的广东政协会议分组讨论中,省工商联副会长陈成才以自己赶赴会场途中“被撞车”,遭敲诈1740元的经历,直言治安问题“让市民不敢做好事”。“你走运了,我碰到这种事已有3次了。”来自惠州的工程师陈桥说,他为了赶时间,碰到这种事,也只好“花钱消灾”。“

  在1月30日的广东政协会议分组讨论中,省工商联副会长陈成才以自己赶赴会场途中“被撞车”,遭敲诈1740元的经历,直言治安问题“让市民不敢做好事”。“你走运了,我碰到这种事已有3次了。”来自惠州的工程师陈桥说,他为了赶时间,碰到这种事,也只好“花钱消灾”。

  “被撞车”、“碰瓷”,可以说是道德摔倒的“代名词”。广东省的政协委员“现身说法”,反映出对“碰瓷”现象的无奈与无助。“碰瓷”现象能够上地方的“两会”,成为“两会”话题,算是一个“正视问题”的良好开端。南京“彭宇案”的创伤没有“愈合”,又出现无数“新伤”。2008年8月21日,郑州一大学生扶起一位老太太,老太太当时称被撞伤腰,有多位证人称其是“碰瓷”,但老太太称不会讹人。2009年12月28日,法院判学生赔偿老太太7.9万元,并称因不能判定双方责任各负担一半。该学生希望找到目击证人,并表示再遇到类似事情会走开,不再理睬。

  有人说,彭宇案引发的关注,正是我们对公民道德信仰匮乏的焦虑和重建道德纽带的渴望体现。我们必须承认,“不敢搀扶”已经成为道德“潜规则”。即使是好心人、热心人也存在着“不敢搀扶”的问题,这难道是“道德风险”吗?网民套用一句股市名言说:做好事有风险,学雷锋须谨慎。一方面出现“不敢搀扶”现象,另一方面出现搀扶而吃官司或赔钱现象。惹不起总躲得起吧?有时躲也躲不掉。“被撞车”、“被碰瓷”,只好“花钱消灾”,这是在受伤的社会道德上划了一刀,也是在尚不健全的法治上划了一刀。

  早有人指出:道德“碰瓷”撞出法律“碎片”。截至目前,法律在这一方面是“支离破碎”的,至少法律在界定是否“碰瓷”、如何保护热心人搀扶行为以及对“碰瓷者”的惩处上尚是空白。早有人呼吁,道德“摔倒”,要用法律“搀扶”。法律法规要成为道德建设强有力的支撑。法律法规如何与道德建设“接轨”,为道德建设“护航”?法律法规如何更好地发挥向善导善功能?这些更值得反思与探索。

  地方“两会”是民意的大会、民情的大会、民生的大会,是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大会,是讨论并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大会。将诸如“碰瓷”这样的社会难题带进两会,起码有两方面的功效:其一,能够引起立法机关的人大以及常委会的关注,进而加快这方面立法的步伐;其二,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的热议,能够形成人人献计献策的局面,为立法提供宝贵资源。“碰瓷”已让我们“躲不掉”,那么,解决“碰瓷”问题,已不能再等待,更不能“躲起来”。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