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继承法 > 继承法规 > 儿媳妇能否继承财产

儿媳妇能否继承财产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2-10 07:52:10 人浏览

导读:

我们都知道,公民在去世之后,如果没有立遗嘱,则按照法律规定来分配遗产,只有法定继承人才能够继承,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以及父母,很多人都好奇儿媳妇能不能作为继承人,来继承公婆的遗产,那么儿媳妇能否继承财产?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都知道,公民在去世之后,如果没有立遗嘱,则按照法律规定来分配遗产,只有法定继承人才能够继承,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以及父母,很多人都好奇儿媳妇能不能作为继承人,来继承公婆的遗产,那么儿媳妇能否继承财产?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儿媳妇能否继承财产

  儿媳不属于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民法典只对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情况,即丈夫去世后,儿媳继续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才能做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包括:

  (1)配偶。配偶是指符合结婚条件,办理了结婚登记的合法夫妻。另外,经法院确认属于事实婚姻的夫妻也取得配偶身份。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我国法律还规定,于1950年婚姻法公布以前的妾,如双方不愿意接触关系的,也是夫的合法配偶。

  (2)子女。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

  (3)父母。父母包括亲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

  (4)另外,根据法律规定,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女婿可作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被收养人对父母尽了赡养义务,同时又对生父母赡养较多的,除可依民法典的规定继承养父母的遗产外,还可以依照规定分得生父母的适当的遗产。

  继子女继承继父母遗产的,仍可作为生父母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同样,继父母继承了继子女遗产的,仍可作为亲生子女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收养他人为养孙子女的,互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被继承人立有遗赠扶养协议的优先适用遗赠扶养协议;没有遗赠扶养协议或遗赠扶养协议无效的以及协议未处理的财产适用遗嘱和遗赠的内容;没有遗嘱或者遗嘱无效的适用法定继承。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出现部分无效的情形,如被继承人处分其无权处分的他人财产,或者未按法律规定为未成年子女留有必要的生活成长费用,这时并不导致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全部无效。而是违法部分无效,该部分依法定继承办理。而其他部分依然有效。

  二、遗产纠纷如何解决

  1、自行协商

  继承纠纷发生后,相关当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互谅互让,就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协商达成一个各继承人都愿接受的协议,然后按协议分割遗产。

  2、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群众性组织。在发生继承纠纷后,如有关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以继承法为依据,通过说服教育的方法来调解纠纷,促使当事人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互相谅解,互相让步,达成协议。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继承纠纷发生后,经协商不成时,可以不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不成协议的,任何一方也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应当注意的是,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3条的规定,继承纠纷不能仲裁。因此,有关当事人之间因继承发生纠纷后,不能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三、遗产分割方式包括哪些

  1、实物分割

  遗产分割在不违反分割原则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实物分割的方式。适用实物分割的遗产,可以是可分物也可以是不可分物。对可分物,可以作总体的实物分割。如对粮食,可划分出每个继承人应继承的数量。但对不可分物,则不能作总体的分割,只能作个体的分割,如电视机、冰箱等。对不可分物不能作实物分割的,应当采取折价补偿的办法。

  2、变价分割

  对不宜实物分割的遗产,可以将其变卖,换取价金,再由各继承人按照自己应得的遗产份额的比例,对价金进行分割,各自取得与应得遗产份额相对应的价金。

  3、补偿分割

  4、保留共有的分割

  遗产不宜实物分割,继承人又都愿意取得遗产,或继承人愿意继续保持遗产共有状况的,则可将其作为共同所有的财产,由各继承人按各自应得的遗产份额,确定该项财产所应享有的权利与应分担的义务。继承人应当及时通知其他继承人和遗嘱执行人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儿媳妇能否继承财产等知识,通过文中可知,儿媳妇不属于法定的继承人,民法典规定,只有在丧偶之后,儿媳妇对公婆履行了赡养义务的,才依法享有继承权,能够在公婆去世之后,继承公婆的遗产。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