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探望权 > 引发探望权纠纷的原因

引发探望权纠纷的原因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2-01 07:17:04 人浏览

导读:

原则上离婚后的夫妻就应该是没有交集的,但若是两人之间有孩子的话,需要就孩子的抚养的问题进行处理,一方抚养孩子的话,另一方则拥有探望权。那么引发探望权纠纷的原因有哪些呢?接下来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进行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原则上离婚后的夫妻就应该是没有交集的,但若是两人之间有孩子的话,需要就孩子的抚养的问题进行处理,一方抚养孩子的话,另一方则拥有探望权。那么引发探望权纠纷的原因有哪些呢?接下来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进行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引发探望权纠纷的原因

  (一)错误认识

  部分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父亲(或母亲)错误认为,既然法院把子女判归自己,子女就属于自己,与对方无关,因而不允许对方探望子女;而相对方有时也认为,既然法院将子女判归另一方,另一方就应完全承担子女的抚养教育义务,而与自己无关,甚至主动断绝与子女的往来,以达到推卸抚养教育子女的责任。

  (二)报复心理

  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出于对对方的报复、刁难等心理,故意以种种理由拒绝或设置障碍,甚至强行阻止对方对子女的探视,以对方的痛苦作为自己宣泄怨恨的通道;有的离婚诉讼中一方当事人出于个人原因,希望对方承担起抚养孩子的责任,但又想时常关注孩子的生活、学习,对方亦会以既然不愿承担抚养责任,就应断绝与孩子的往来相抵制。

  (三)抚养费给付不到位

  有的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因经济困难或是其他原因,一时给付不了或不愿给付抚养费,对方即以“不给抚养费别想看孩子”为由相要挟,故意阻断子女与父母他方的亲情与联系。

  (四)错误教育

  部分未成年子女在父母一方的错误教育下,对另一方产生错误认识,致使其在感情上不愿接受父母他方。

  (五)探望权滥用

  部分未与子女共同生活一方借频繁与子女见面之机干扰对方的正常生活,致使对方拒绝再行探视。

  二、民法典关于探视权的规定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视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由此可见,探视权是指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按照离婚协议或法院判决,遵循一定的方式和时间,探望子女的权利。探视权属于身份权的范畴,是基于父母子女关系而享有的身份权。也是有子女的父或母,基于夫妻离婚而产生的一种身份权。它是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行使探视权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为此探视权的行使有了可靠的法律程序保证。解决了未修改前探视权行使无法定程序作保证的空白,对司法工作者解决此类纠纷和当事人行使探视权均提供了法律依据。当事人经民政部门协议的探视权行使或经法院调解或判决的探视权行使,父或母任何一方不得设置执行障碍,不得拒绝一方行使权利,任何一方侵犯对方权利,都必须承担法律责任。一旦其权利受到侵犯,对方都有独立的民事请求权和申请执行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权利的行使必须有一定的限度,超过必要的限度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探视权作为一种民事权利,也应遵循这个规律,本着互利原则,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登记离婚或法院判决离婚时,夫妻双方未就探视权提出请求,而在离婚后发生探视权纠纷的,可以“探视权纠纷”为由,单独提起诉讼。

  三、离婚后子女的探视权该如何行使

  1、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2、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3、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以上就是由法律快车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引发探望权纠纷的原因的信息,由上可知,引发探望权纠纷的原因包括当事人认识错误、报复心理、抚养费给付不到位等。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