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继承法 > 法定继承 > 法定继承 > 法定继承顺序是什么

法定继承顺序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9-15 14:45:11 人浏览

导读:

我们都知道,公民去世之后,没有遗嘱的情况下,其遗产由法定继承人来继承,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也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等等,但是遗产并不是由这些人直接继承,而是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遗产的继承,那么法定继承顺序是什么?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都知道,公民去世之后,没有遗嘱的情况下,其遗产由法定继承人来继承,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也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等等,但是遗产并不是由这些人直接继承,而是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遗产的继承,那么法定继承顺序是什么?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法定继承顺序是什么

  遗产继承顺序,是指被继承人死亡后,继承人继承遗产的先后秩序。《继承法》第10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能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继承法》第12条还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在遗产继承中,被继承人立有遗嘱将其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或者在遗嘱中明确将其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应遵照该遗嘱执行。

  二、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法定继承人范围,是指在法定继承中有权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全部法定继承人。各国确定法定继承人范围基本上是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和法律上拟制血缘关系为依据的。对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各国立法不尽一致,般说来,剥削阶级国家的继承制度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出发,多把继承人的范围规定得十分广泛,即使死者本人没有较近的亲属,也准许与死者本人血缘很远的亲属继承其遗产。如法国民法典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扩延到被继承人的12等以内血亲。德国民法典将被继承人的一切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都纳入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社会主义的继承制度则从有利于实现家庭经济职能出发,把法定继承人的范围限制在实现家庭经济职能所必须涉及的少数近亲属范围之内。如苏俄民法典规定的法定继承人为被继承人的子女、配偶、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由被继承人生前扶养不少于一年的无劳动能力的人。

  三、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有哪些

  1、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均等。这是法定继承中遗产分配的一般原则,即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应该平均分配遗产。该法条中的“一般”是指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

  2、特殊情况下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可以不均等。根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特殊情况”主要是指:

  (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给予照顾。继承人只有同时具备生活有特殊困难和缺乏劳动能力的情形时,才能在遗产分配时中给予照顾,而且一旦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就应当给予照顾。

  (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不是应该多分,不具有强制性。

  (3)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该不分或少分,这是继承法中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的重要体现。继承人符合下列条件的,应不分或少分遗产:

  ①继承人有扶养能力和条件;

  ②不尽扶养义务;

  ③继承人协商同意也可以不均分。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法定继承顺序是什么等知识,通过文中可知,根据法律规定,第一继承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继承顺序则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之后,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