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手续 > 两个孩子了怎么离婚

两个孩子了怎么离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6-05 11:04:39 人浏览

导读:

在实践中,夫妻解除婚姻关系设计的不仅是身份变动的问题,更是财产分割、婚生子女抚养权归属、夫妻共同债务如何承担等问题。如果夫妻双方在婚内育有两名婚生子女的,那么大家了解两个孩子了怎么离婚?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在实践中,夫妻解除婚姻关系设计的不仅是身份变动的问题,更是财产分割、婚生子女抚养权归属、夫妻共同债务如何承担等问题。如果夫妻双方在婚内育有两名婚生子女的,那么大家了解两个孩子了怎么离婚?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一、两个孩子了怎么离婚

  双方通过协议方式离婚的,离婚登记按照初审、受、审查、登记(发证)的程序办理。

  协议离婚具体需要的材料手续如下:

  1、当事人提交证件和证明材料;

  2、婚姻登记员查验相应证件和证明材料;

  3、婚姻登记员向当事人讲明婚姻法关于登记离婚的条件;

  4、婚姻登记员询问当事人的离婚意愿以及对离婚协议内容的意愿;

  5、双方自愿离婚且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双方填写《申请离婚登记声明书》,并在监誓人面前签名;

  6、夫妻双方亲自在离婚协议上签名;婚姻登记员作监誓人。协议书夫妻双方各一份,婚姻登记处存档一份;

  7、婚姻登记员对当事人提交的证件、申请离婚登记声明书、离婚协议书进行审查,符合离婚条件的,填写《离婚登记审查处理表》和离婚证;

  8、颁发离婚证。

  诉讼离婚,即通常所说的法律途径离婚。比协议离婚较为复杂。具体程序和步骤如下:

  1、委托律师起草起诉状;

  2、准备诉讼所需要的证据;

  3、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

  4、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诉讼;

  5、法院受理该离婚诉讼案件之后,在法定时间内向对方发送起诉状副本;

  6、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

  7、开庭:双方均可以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专业人士代理诉讼(一般情况下离婚当事人必须到庭,如果因特殊原因实在不能到庭,必须向法庭出具是否离婚的书面意见);

  8、法院依照原告方的诉讼请求和双方提交的证据情况对是否准予离婚,以及如何分割财产,子女抚养问题如何解决等问题作出判决。

  

  二、离婚孩子抚养权归属

  1、孩子在两周岁以上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孩子,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孩子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孩子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孩子,而另一方有其他孩子的;

  (4)孩子随其生活,对孩子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孩子共同生活的。

  2、孩子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

  (1)父方与母方抚养孩子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孩子与其共同生活。

  (2)孩子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孩子照顾孙孩子或外孙孩子的,可作为孩子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3、孩子在十周岁以上

  (1)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孩子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孩子的意见。

  (2)在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孩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

  (3)所以在离婚案件中,处理孩子随谁生活的问题上,应考虑到孩子的个人的意愿。

  (4)但是这并不是说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孩子可以随意选择随谁生活,法院一般在父方母方同争抚养权,且双方都具有抚养孩子的条件时,才考虑孩子个人的意见。

  (5)男方要求取得孩子的抚养权可从其收入较高,有抚养能力和孩子单独随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孩子照顾孙孩子的理由来争取。

  三、离婚后孩子的探视权法律规定

  探视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对两个孩子了怎么离婚的相关介绍,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离婚程序不管有多少个婚生子女都应该按照诉讼程序或者协议离婚的正常程序走,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法律快车相关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