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家庭暴力 > 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制情况有哪些

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制情况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10 11:03:56 人浏览

导读: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在一起生活不快乐的原因往往都是一方有家暴,我国刑法也规定了家庭暴力是一种罪行是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的。那么对于家庭暴力法怎么判呢?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家庭暴力法怎么判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在一起生活不快乐的原因往往都是一方有家暴,我国刑法也规定了家庭暴力是一种罪行是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的。那么对于家庭暴力法怎么判呢?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家庭暴力法怎么判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制情况有哪些

  根据《婚姻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对正在实施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

  受害人应根据受伤情况,由公安机关或居委会、所在单位出具证明到鉴定部门作伤情鉴定报告,需医治的,应到医治机构就诊并保存好单据。

  实施“家庭暴力”,根据情节和后果,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致人轻伤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或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行政处罚。无过错方有请求的,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还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虐待是指故意折磨、摧残家庭成员,使其在肉体上或精神上蒙受损害,虐待可表现为积极的、作为的形式,也可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的形式。如打骂、恐吓、限制人身自由、不予衣食、患病不予治疗等。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构成虐待,根据情节和后果作不同的处罚:《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的规定,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告诉的才处理);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行为不构成犯罪的可由公安机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无过错方有权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请求损害赔偿。

  二、家庭暴力可以要求离婚吗?

  家庭暴力可以要求离婚吗?回答是肯定的。

  (一)家庭暴力是法院准予离婚的条件,当遭遇家庭暴力是,可以以此向法院提出离婚。在提出离婚的同时,还可以就家庭暴力的侵权行为向对方主张离婚损害赔偿。

  (二)我国法律规定,实施家庭暴力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在家庭暴力发生时,您应该及时报警,进行验伤,以收集对方过错的证据。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如何能证明对方向您实施了家庭暴力,这是因家庭暴力离婚官司输赢的关键部分,所以收集证据是难点也是重点,要想离婚必须先收集好家庭暴力离婚的证据。

  三、家庭暴力离婚起诉状的书写要点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如下事项:①当事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②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③证据和证据的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就一份好的离婚起诉书来说,应当具备下列内容:

  A、要写明原告和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籍贯、工作单位和住址。如果有诉讼代理人,还应当写明诉讼代理人的姓名、职业、住址、工作单位、代理权的范围以及与原告之间的关系等。

  B、主要是陈述婚姻状况、离婚理由以及诉讼请求。

  (1)婚姻状况中应当写明何时结婚,在何地登记;怎样相识,是自由恋爱还是经人介绍,或是包办、买卖婚姻,是初婚还是再婚;婚后有无子女,子女的年龄及其他情况;现在是否分居,分居多长时间等。

  (2)离婚的理由中应当写明:婚姻基础怎样,是好是坏,还是一般;婚后的感情如何;是否常吵打,吵打的主要原因、经过,被告的现在态度如何;是否经过双方单位或居委会等基层组织的调解,调解的效果怎样;以前是否到法庭诉讼过,法庭处理结果。如果是因为第三者插足引起的离婚案件,起诉方必须提出证据、证人的姓名和住址。总之,这部分里要提出自己要求离婚的充分理由。

  (3)诉讼请求部分应当写明自己的离婚态度,离婚后对子女如何抚养、抚养费的承担,对家庭共同财产如何处置。

  C、写明起诉时所送交人民法院的名称,原告人自己签名或盖章,起诉的时间。

  起诉状写完后,要求一式两份,送到法院即可。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家庭暴力法怎么判全部内容。总的来说,实施家庭暴力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是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的,这一点我们要清楚。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