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有限责任公司 > 股东出资 > 追究违反出资义务股东民事责任的时效

追究违反出资义务股东民事责任的时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12-14 06:38:16 人浏览

导读:

追究违反出资义务股东民事责任是否应受时效限制?1、理论依据关于追究违反出资义务股东民事责任是否受时效限制,我国现在立法并无明确规定。但不论是公司或足额出资股东或公司债权人行使权利,这种权利归根到底仍属债权请求权。根据民法基本原理,债权请求权要受诉讼诉

  追究违反出资义务股东民事责任是否应受时效限制?

  1、理论依据

  关于追究违反出资义务股东民事责任是否受时效限制,我国现在立法并无明确规定。但不论是公司或足额出资股东或公司债权人行使权利,这种权利归根到底仍属债权请求权。根据民法基本原理,债权请求权要受诉讼诉时效限制。

  2、公司、其他股东、债权人追究违反出资义务股东民事责任诉讼时效起算点并不相同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公司主张权利的时效应当从公司成立之日起计算,但如果章程规定分期交纳出资,则从章程所规定的每一次交纳期限届满之日起分次计算时效。原因在于公司在设立登记前,股东的出资要经过验资机构验资,然后才能根据验资报告申请设立登记,所以,公司在成立时就应当知道股东的出资情况。公司成立后,对于分期交纳出资的,公司应当知道股东是否按照章程规定交纳出资。因此,一次性交纳出资的时效应当从公司成立之日起计算,分期交纳出资的,应从每次交纳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足额出资股东追究未足额出资股东的民事责任的诉讼时效也应从公司成立之日起计算,但如果是分期交纳出资,则从章程所规定的每一次交纳期限届满之日起分次计算时效。原因在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间具有较强的人合性质,股东之间有相互监督出资和担保出资的义务,不论是公司成立之时还是公司成立之后,股东都应当监督并了解其他股东的出资情况。因此,对于一次性交纳出资的,从公司成立之日起计算时效,对于分期交纳出资的,应从每期届满之日起分次计算时效。

  由于公司债权人不像公司及其他股东那样有条件了解公司成立时股东的真实出资情况,所以公司债权人主张的诉讼时效应当从其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计算。同时也应受《民法通则》当中20年最长诉讼时效的限制以及有关时诉中止、中断的规定。

【延伸阅读】

股东权益

公司法全文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