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知识 > 营业执照 > 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8-04 11:18:28 人浏览

导读:

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据国家工商行政法规对违法的企业法人作出的一种行政处罚。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应当依法进行清算,清算程序结束并办理工商注销登记后,该企业法人才归于消灭。那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的法律后果有哪些呢?更多关于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的法律后果有哪些的法律知识,那么,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将为大家详细的

  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据国家工商行政法规对违法的企业法人作出的一种行政处罚。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应当依法进行清算,清算程序结束并办理工商注销登记后,该企业法人才归于消灭。那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的法律后果有哪些呢?更多关于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的法律后果有哪些的法律知识,那么,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将为大家详细的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一、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必须终止一切经营和与经营业务有关的活动,否则就是非法经营。营业执照被吊销后最明显的法律后果就是丧失或暂时丧失了法律上的人格。依民法的相关规定,企业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后,究竟丧失了哪些具体权利和资格呢?

  1、公司丧失了生产经营权

  我国各类企业准入市场和多数国家一样,实行确认许可制度,未经确认许可的组织严禁进入市场,违者以非法论处。轻者没收财产和罚款并依法取缔,重者除没收财产和罚款及依法取缔并处外,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2、丧失了法律保护的请求权。

  法律只保护和调整适格主体的合法行为和与合法行为有关的其他行为,而不保护非法行为,公司一旦被吊销营业执照,其一切经营行为均为非法行为。更不能要求自己或他人作为或不作为。

  3、丧失了最后救济权。

  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不等于法人资格立即消灭,仅是除清算范围外的一切活动停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40条、第46条和《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20条、第33条规定,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应当由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由企业自行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清算程序结束至工商部门注销前,仍可以自己名义或清算组名义(已成立清算组)从事清算范围内的活动,包括起诉、应诉等,它具有民事诉讼的主体资格。

  吊销营业执照会给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人带来一定的限制。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21条规定,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名称三年之内不得使用。

  《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对该企业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的,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

  

  二、导致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的六大原因

  企业吊销营业执照的情形可归纳为以下六种:

  (1)虚假注册。

  即以各类虚假文件(含虚假注册资本证明等)骗取注册的情形。

  (2)无故不开业或者停业。

  《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67条皆规定: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6个月未开业的,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6个月以上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吊销营业执照。除《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未将此纳入外,《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皆将此明文规定为吊销营业执照的事由。

  (3)不申请注销。

  即已经破产或者解散清算结束后却不办理注销登记的,对此名存实亡的企业,可以吊销其营业执照。除《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未就此规定外,其它企业登记规定皆允许以此作为吊销营业执照之由。

  (4)逃避年检。

  企业年检制度,意在年度审视企业经营状况并就此备案公示,这是国家管理企业并维持企业经营秩序的必要手段,多数国家的企业法律皆有类似的制度。

  (5)滥用执照。

  执照颁发的对象是特定的,执照上面的内容亦是经过特定审视而特别加以记载的,且执照本身原则上不得作为谋利的手段,任何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营业执照的行为,其实质破坏执照颁发的秩序,可能引发营业执照吊销。

  (6)非法经营。

  三、具体又可分为两类情形

  一为超越经营范围的越权经营,这在《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中均有规定;

  二为违反各类法律法规的经营。

  以上知识就是法律快车小编对“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的法律后果有哪些”这个问题进行的解答,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必须终止一切经营和与经营业务有关的活动,否则就是非法经营。营业执照被吊销后最明显的法律后果就是丧失或暂时丧失了法律上的人格。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进入法律快车网咨询。我们会有专门的律师为大家答疑解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