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工程纠纷 > 工程建筑解读 > 老年人居住模式研析

老年人居住模式研析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12-05 05:17:18 人浏览

导读:

摘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老年人居住模式的现状,从构建大型综合老年居住社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阐述了老年居住模式的发展趋势,并介绍了综合老年居住社区的类型,对完善我国养老体系,改善老年人生活,稳定民心都具有积极作用。关键词:老年人,居住模式

摘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老年人居住模式的现状,从构建大型综合老年居住社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阐述了老年居住模式的发展趋势,并介绍了综合老年居住社区的类型,对完善我国养老体系,改善老年人生活,稳定民心都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老年人,居住模式,养老体系,老龄社会

1 现阶段我国老年人居住模式现状

来自全国老龄委员会2006年2月23日所公布的本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称“预计到21世纪中期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占到全国总人口数量的28。人口老龄化成为我国即将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现阶段受社会经济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我国居家养老仍占主导地位,主要分为合居模式、独居模式和毗邻模式三种,而社会养老所占比重很小,也很不健全,主要是早期建立的一些福利院、养老院、敬老院等慈善机构以及目前各地新建的简易老年公寓。居家养老住户绝大部分是生活在原来的社区,住的是原来的公有住房,缺乏养老功能,不再适合老年人居住,很多独居老年夫妻更足过着艰难的互助生活,期待社会给予必要的帮助。简易的社会养老设施还很不健全,缺少老年人的服务机制和娱乐设施,缺少长寿住宅的概念,不能适应更广泛的老人生活的需求;从居住环境质量来看,劣的多,好的少;从量上看,也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据有关部门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I.3亿,而全国只有4.2万多所各类养老机构,所拥有的床位不到100万张,只能为不到1%的老年人解决住房问题。老人不只是希望得到经济上的赡养,生活上的照料,更重要的是希望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医疗急救条件的保障。目前的居住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单身老人和老年夫妇独立生活的比例加大,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日趋强烈。

2老年居住模式的发展趋势

居家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逐步向社会养老过渡是我国老年人居住模式的发展趋势。在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上需要充分考虑到我国老年人不同的需求,体现养老社会化、居住亲情化;建立完善的、多层次的养老体系,完善老年人住宅及老年人专用配套设施,保障老年人基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真正使老年人老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