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工程纠纷 > 工程建筑解读 > 预应力锚索在山体危岩加固中的应用

预应力锚索在山体危岩加固中的应用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12-05 01:21:21 人浏览

导读:

中国地形含盖了平原、山区及高原等多种地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基础设施的建设掀起了新一轮高潮。在山体自然坡度较大的山区修建高速公路、铁路及水库大坝时,为了减少对山体的扰动,经常采用预应力锚索对新建工程范围内的山体危岩进行加固。这种处理

  中国地形含盖了平原、山区及高原等多种地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基础设施的建设掀起了新一轮高潮。在山体自然坡度较大的山区修建高速公路、铁路及水库大坝时,为了减少对山体的扰动,经常采用预应力锚索对新建工程范围内的山体危岩进行加固。这种处理方法具确投入少、便于环保、可操作性强等优点。

  1、理解设计意图认真调查、精心布置锚索孔位

  很多关于山体危岩加固的工程,由于地形复杂、围岩类别多样等诸多不确定因素,设计院在做设计时一般只给一些大体的标准和粗略的范围。如2005年-2008年修建宜万铁路时,设计院对采用预应力锚索进行危岩加固时只是说锚索间距为4m×4m、锚索长度为21.5m、单孔内钢绞线根数为6根、加固范围为桥梁两侧30m内的山体危岩。这与其他的一些设计相比,可以说是很粗略的。在施工时必须理解设计意图,对桥位处的山体危岩进行认真调查,详细确定好真正需要加固的范围,同时精心布置好锚索孔位,尽量保证锚索与危岩面垂直。

  2、做好详细的成孔记录。为后续的施工参数提供科学依据

  预应力锚索主要由锚固端、自由端、锚垫板及锚墩4部分组成,这其中的锚固端与自由端长度均需根据山体危岩的性质及强度来具体确定。而设计院在前期设计时很难准确地判断危岩的岩性及强度,为此,在锚索施工成孔时必须做好详细的记录,为后续的施工参数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2.1 工艺流程

  2.2 成孔及记录

  按照技术交底要求搭设好钢管脚手架后,利用钢尺依照设计图纸要求画出锚孔中心,然后从低到高施做锚索孔。根据岩石类别可以选择风钻成孔和水钻成孔两种形式。若为均匀的硬质岩,则需选择风钻成孔,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若为夹杂土层的岩石,则需选择水钻成孔,通过泥浆护壁,有利于保证安全和质量。同时做好成孔记录,要详细记好钻进速度、钻孔碴样的状态、有无坍孔或卡钻情况等重要信息。

  2.3 锚固端长度确定

  根据成孔记录所判断的岩性及强度来确定锚固端长度,一般预应力锚固端长度设计为锚索总长度的60%~80%,如果岩性好强度高则锚固端长度可以适当放小一些,按60%考虑;反之锚固端长度要求大一些,按80%考虑。下面以21m长的锚索为例,对锚固长度进行验算。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