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工程纠纷 > 工程建筑解读 > 建筑工程中深基坑降水技术的研究

建筑工程中深基坑降水技术的研究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12-04 20:56:35 人浏览

导读:

摘要:介绍了井管井点降水的施工特点,结合实际工程,阐述了井管井点降水技术在建筑工程深基坑中的应用,阐述了基坑降水的设计、施工流程。关键词:建筑、深基坑、井管井点降水1管井井点降水技术1.1管井构造与特点简单的说,管井的结构就是在地下安放

摘 要:介绍了井管井点降水的施工特点,结合实际工程,阐述了井管井点降水技术在建筑工程深基坑中的应用,阐述了基坑降水的设计、施工流程。

关键词:建筑、深基坑、井管井点降水

1 管井井点降水技术

1.1 管井构造与特点

简单的说,管井的结构就是在地下安放一根管子,管子在需抽取地下水含水层部位有一段是透水的,抽水设备将管内的水抽离。管井井点在地下工程上应用,有以下一些特点:适用于各种水文地质条件;降水深度较大;单眼井排水量大;可由浅到深进行动态降水。

1.2 管井井点的一般设计

管井井点的一般设计主要需要考虑场地降水要求、降水范围、水文地质情况、场区外临近建筑物等方面的资料,结合大口径钻孔桩成孔技术和水井成井技术进行技术设计,设计步骤如下。

1.2.1 单井设计

单井设计主要包括单井成井直径、成井井深、井身构造三个方面。设计成井直径时,需结合施工成井技术、降水速度、抽水机具的下入,一般成孔直径为400~700mm之间;设计成井井深时,以大于地下水降深底平面2m~4m为宜;目前,井身构造一般采用钢管滤管、水泥滤管、钢筋笼滤管。

1.2.2 降水场区井数确定

必须根据开挖场区基坑面积、设计井深和井径、单井影响范围,求出整个场区的排水量和单井排水量,来得出降水井数。降水井数的确定还应考虑单井井距。

1.2.3 降水井位的安排

井位安排时主要根据开挖基坑外边缘结构考虑,当开挖基坑外边缘有护坡桩时,降水井位置设计应距离护坡桩外边净距离1.0m~1.5m;无护坡桩时,其设计应考虑放坡坡度,并距离坡度上边缘1.5m左右即可。

1.3 管井井点成井施工

1.3.1 钻进成孔及注意点

尽量采取快速钻进,避免钻进时间过长,钻具对井壁机械扰动和冲洗浸泡而造成坍孔、缩颈、泥皮过厚等不良现象,以免影响成井降水质量和效果。在钻进成孔时,应根据地层合理选择技术参数,调整泥浆粘度和密度,在保证孔壁稳定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泥浆的粘度和密度,防止因泥浆过浓和失水量过大而影响渗透能力;

成孔换浆:钻进接近设计井深4m左右,逐渐更换孔内泥浆,终孔后大泵量冲孔20 min。

1.3.2 滤水井管制作

1)钢筋笼的制作;

2)砂网选择:主要根据含水层砂粒直径进行分析,综合考虑。砂网选择有两种:a.作内层衬托;b.作外层滤水网。一般情况下内层衬托选择5目~20目方格铁丝网,外层滤水网选择24目~48目方格尼龙网;

3)滤水井管包制:在钢筋笼外侧及井底端缠绕铁砂网及尼龙网。

1.3.3 成井施工

成井施工具体包括:下井管、填砾、洗井三个方面。

(1)下井管:下井管时,严禁摆动,造成井壁的损坏和坍垮。井管下到设计孔深位置后,稍微向上拉伸提直,固定在孔口中心,使井孔与孔壁之间环状间隙均匀合理,便于填砾,提高单井出水率。

(2)填砾:a.砾料选择。选择时应根据场区内主含水层砂粒直径和填砾技术要求,一般选择1mm~8mm的混合砾料;b.投砾。投砾时首先将冲孔器下入距井管内底端100mm~200 mm,冲洗液通过冲孔器冲洗井管,并通过井管内外侧返回地面。在送水同时,向井管外四周间隙内均匀投入混合砾料,砾料顶水而下,不易中途堵塞。随砾料的不断投入,及时向上提升冲孔器。砾料填至井口地表2 m时,则投砾结束,再用粘土分层填实至地表。

(3)抽水洗井:投砾结束后,及时下放潜水泵于井管内水位以下3m~5m,迅速起动电源抽水,随水位不断下降,水泵也同时下放,直至距井底0.5m左右为止。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抽出的水质洁净、不含泥砂为止。

2 管井井点降水在某广场地下工程中的应用

2.1 工程概况

(1)本广场地处珠江南畔,距珠江约500m。工程结构为地下一层,地上一层,总建筑面积16596m2,其中地下室底板面积达11235m2。[page]

(2)场地工程地质概况:场地相对罗零标高约为-0.25m,根据工程地质勘测报告,场地土典型断面主要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①粉质粘土层,厚1.6 m;②淤泥质粘土层,厚1.4m;③粉砂层,厚7.7m;④泥质粗砂层,厚9.3m;⑤淤泥质粘土层,厚14.5m。

本场地稳定地下水位(场地微承压水及上层滞水的综合水位)埋深标高为-1.45m,地下补给源除了大气降水渗入补给上层滞水外,工作区的主要含水层③粉砂和④泥质粗砂为承压水,厚度约为17m,并与珠江河道存在一定的水力联系。根据工程地质勘测报告,土层渗透系数为28m/d,井点系统降水影响半径95m。

(3)本工程地下室有关参数如下:本工程共设一层地下室,基坑开挖至-5.40m(左圆向下肋梁0.9m)及-6.90m(右圆地梁反上)。

2.2 基坑设计

2.2.1 基坑开挖方案设计

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基坑结构,场地周边环境,结合该工程具体及该市地域特征,本着安全、经济、可靠的原则,拟采用大开挖,即放坡的形式,对地下水采用管井井点降水。基坑四周坡顶设置截水明沟,汇聚后外排;基坑内设置积水沟,汇至集水井后,用水泵外排。

2.2.2 基坑管井井点降水方案设计

由于不透水层底面埋藏较浅,而井底位于泥质粗砂层中,故按“均质含水层承压——潜水非完整井基坑”考虑,选用Φ300管井,井点开孔口径500 mm,平均长度19.5 m,其中过滤器进水部分平均长度l=3.5m。

(1)基坑等效半径可按下式计算:r0= =74 m。其中,A为基坑降水面积。

(2)基坑中心要求降低水位深度:《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第645条中“施工中地下水位应保持在开基坑底面下0.5m~1.5m”的规定,根据已有工程经验,取0.75 m。

(3)基坑涌水量:

其中,

H=20.25-1.45=18.8m;h=20.25-7.65=12.6m。

(4)单井出水量及需单井数:根据以往经验,按1/10降水曲线坡度,同时考虑形成的降落漏斗曲线由陡变缓的特点,将抽水泵置于-16.0m处。

q=120×π×rs×l× =600 m3/d

井点数量:n=1.1 =37.43,取整为38。

(5)井群布置方案:使之既达到降水目的,又使降水对周围环境影响尽可能小为目标,采用在坑外基本均匀布井33口,坑内布井5口,加快场区内地下水疏干速度。同时在基坑一侧布置观察井9个,基坑中心布置观察井3个,以观察水位降深情况,确保地下水位降至设计高程。

(6)降水:可根据开挖深度进行降水,随时掌握地下水位变化情况来决定降水设备的投入,保证安全且经济;抽出的水应排出场外,防止回流。

2.3井点的施工

井点的施工,大致分为如下步骤:准备工作、井点埋设、运转使用及拆除等。

2.3.1 准备工作

井点立管为Φ58的钢管,长度为16.0m。井点管的底段1.2 m是滤管,连接管用Φ58的橡皮管,部分连接管用塑料透明管作观察管;集水管用100 mm的钢管分节连接,每节为4 m,每根立管间距为1.2 m~1.6m。

2.3.2 井点管埋设和井管安装

埋设井点的程序是:先排放总管,再埋设井点管,用弯联管将井点管与总管接通,然后安装抽水设备,埋设需要进行冲孔、沉设井点、灌填砂滤料。井点管埋设时用冲击式或回转式钻机成孔,孔径为600mm,井深比设计值深50cm;洗井用0.6m。的空压机或水泵将井内泥浆抽出;井点管用机架吊起徐徐插入井孔中央,使其露出地面200mm,然后倒人粒径5mm~30mm 的石子,使其在管底达到500mm高,再沿井点管四周均匀投放2mm~4mm粒径粗砂,上部1.0m深度内,用粘土填实以防漏气。

2.3.3 井点连接与试抽

总管设在井点管外侧50cm处,铺前先挖沟槽,并将槽底整平,将配好的管子逐根放人沟内,在端头法兰穿上螺栓,垫上橡胶密封圈,然后拧紧法兰螺栓,总管端部,用法兰封牢。井点总管铺好后,用吸水胶管将井点管与总管连接,并用8号铁丝绑牢,然后与抽水设备连通,接通电源,即可进行试抽水,检查有无漏气、淤塞情况,出水是否正常,如有异常情况,应检修后方可使用。 如压力表读数在0.15MPa~0.20MPa,真空度在93.3 kPa以上,表明各连接系统无问题,即可投入正常使用。[page]

2.3.4 井点运转与监测

井点使用时,应保持连续不断抽水,并配用双电源以防断电。一般抽水3d~5d后水位降落漏斗基本趋于稳定。

抽水开始后,每天观测3次水位、水量,当水位达到设计降水深度并趋于稳定时,可每天观测1次,及时整理监测记录,绘制水量与时间、水位降深与时间过程曲线图,分析水位下降趋势,预测达到设计降水深度所需时间,如有不正常状况,根据观测记录,查明原因,调整措施,确保达到降水深度。降水期间应对抽水设备和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保养抽水设备,使抽水设备始终处在正常运行状况,避免抽水期间无准备的停抽。井点降水时,应对水位降低区域内的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发现沉陷或水平位移过大时,应及时采取防护技术措施。

2.3.5 井点拆除

基础和地下构筑物完成并回填土后,方可拆除井点系统。拔出井点管时可借助倒链或杠杆式起重机,所留孔洞用砂或土堵塞。

3 结语

经检测,该工程降水效果良好,基坑成槽后基底干燥,降水实践中采用信息化施工,定时检测降深和出水量,降水十分成功,边坡无坍塌,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