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工程纠纷 > 建筑工程管理 > 工程建设管理 > 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12-05 15:01:32 人浏览

导读:

路基工程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本合同段起止桩号为:K66+000~K73+000,全长7Km,路基标准宽度为35m。各部分具体布置如下:路基宽度B=35m中央分隔带3.0m左侧路缘带2×0.75m行车道2×11.25m硬路肩(含有侧路缘带)2×3.25m土路肩2×0.75m路面横坡

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起止桩号为:K66+000~K73+000,全长7Km,路基标准宽度为35m。各部分具体布置如下:

路基宽度 B=35m

中央分隔带 3.0m

左侧路缘带 2×0.75m

行车道 2×11.25m

硬路肩(含有侧路缘带) 2×3.25m

土路肩 2×0.75m

路面横坡:行车道、路缘带及硬路肩为2%,土路肩为3%。

路堤边坡坡率为1:1.5。坡脚设置宽度1m的护坡道,护坡道外侧设置梯形混凝土预制块边沟,边沟上口宽度1.5m,底宽0.5m,沟深0.4~1.0m。

本标段软基处理长度5199米,主要为宕渣路基,全部为填方,填方数量为522840m3,主要处理方法有以下3种:

⑴塑料排水板+土工格栅

⑵塑料排水板+(超)载预压

⑶预应力管桩+土工格栅

填筑速度按1.0m/月控制,预压期按12个月控制。

本标段工程采用高质量可测深式塑料排水板,排水板总长度为2988722m,填筑宕渣522840 m3,预应力管桩采用直径40cm的先张法预应力薄壁管桩,壁厚60mm,管桩总长度134045m,涤纶A型土工格栅用量为314339m2、B型用量56454 m2。

由于本工程所在地区雨水多,为保证路基的稳定,沿线进行了综合排水设计,道路排水组成体系。路基两侧设置梯形砼边沟,边沟与排水沟涵洞或河道沟通,在路基边沟与农业灌溉渠道、通道相交处均采用立体交叉,即边沟设置涵洞或倒虹吸通过以上构筑物。

中央分隔带采用凸型漫流式,内植草、栽种灌木,雨水漫流至路面与路面水一起慢流至路基边沟排除。

路基土路肩采用5cm厚细石子混凝土加固,混凝土层下设置20cm厚由碎石和土工布组成的排水层。

一般路段护坡道和填土高度小于4m的边坡采用植草防护,填土高度大于4m的边坡采用菱形框格植草防护,框格为浆砌预制混凝土块体或现浇混凝土。

沿河、沿塘路端需先清淤至河塘底,然后回填宕渣,落入河道、池塘部分的边坡采用7.5#浆砌片石护坡。

路基施工分两个工区进行,路基一工区:起止桩号K68+748.3-K73+000,路基二工区:K66+000-68+748.3。大部分路基施工集中在路基一工区域内。

2施工准备

 2.1 人员及机械设备表

 机械配置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1 挖掘机 PC-200 台 6

2 压路机 YZ-20 台 4

3 推土机 T-140 台 5

4 自卸汽车 台 20

5 装载机 ZL-50 台 3

6 平地机 PY-180 台 2

主要施工人员表

姓 名 职 位 联系方法

分公司经理

分公司副经理

技术负责人

现场施工员

测量员

测量员

试验员

2.2、根据图纸和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设基准资料和测量标志,恢复定线测量和现场放样,包括路基边缘、坡口、坡脚、边沟、护坡道、取土场等的具体位置,标明其轮廓,并将测量结果提交监理工程师核查。

2.3、开工前对借土场取有代表性的宕渣,按JTJ051-93标准试验方法,进行毛体积密度试验,并将上述测试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page]

2.4、低洼填筑段挖纵向、横向排水沟,必要时,挖集水井抽水,以降低地下水位。

2.5、地下水位降下后即可清淤,清淤深度以工程师满意为准。当淤泥不深,淤泥量较少时,可用推土机配合人工,将淤泥规则地堆弃在坡脚外;当淤泥较深时,用挖掘机配合汽车作业,将淤泥运至弃土场。淤泥清除后,对路床进行一定时间的晾晒,以保证填前碾压的压实度。

2.6、填方段清表,清出的表土按工程师指定区域堆积。

3 砂砾垫层及碎石垫层施工

3.1 垫层说明及工程量

预压处理阶段,为有效排除地下水,并加快地基固结沉降速度,路堤基底50cm厚砂砾垫层,其含泥量不大于5%。为防止砂的流失及加强垫层排水作用,在垫层边缘设置了护脚砂带。软基处理地段砂砾垫层共有105862m3。

3.2 材料要求

砂砾垫层在塑料排水板、预应力管桩端部,作为排水垫层。砂砾材料由中粗砂组成,最大粒径<53mm,通过5mm筛孔的粒径<35%,小于0.074mm的细粒≯5%,含泥量不得大于5%。施工方法

施工时在堆场应备足砂料,由3m3装载机与自卸车水平运输至工作面,再由T80轻型推土机配合平整,压实,铺设时应从路基横向,两侧向中间摊铺,碾压时应从中间开始向两边进行,表面平整,厚度均匀一致,最大误差应在4cm左右,否则不能进入下道工序。

为使插设排水板提供较好的操作环境,垫层应分二次铺设,一是在打设排水板前,厚度为30cm,再次是在排水板插设完毕后,再均匀铺上20cm厚度的砂砾垫层。

排水垫层横向应铺设至设计要求的位置,为防雨水冲刷,在坡脚须采取事先经工程师认可的技术措施且不得堵塞排水通道。

铺完后垫层不再受泥土及污物的污染,否则由此而影响排水时必须换料重铺,排水板作业时最易引起此类质量事故,应严把质量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垫层完工前,应进行严格的自检,厚度及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值,每200米的检查频率就大于4处,否则不得交与工程师检查。

3.4 塑料排水板施工

1、塑料排水板工程量

本标段软基处理塑料排水板2988722米,采用4.5cm厚、10cm宽带数字刻度同时又带有金属丝可测深粘合型高性能排水板。

2、塑料排水板技术要求

塑料排水板是由芯体和包围芯体的粘合型涤纶无纺土工布构成的复合体,应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和足够的柔性,并符合《塑料排水板施工规程》(JTJ/T256-96)的规定。

在板体剪断下套管前,应严格采用焊接的方式将板体中的两根金属丝进行连接,使其可靠接触,形成回路,不得采用手工拧接的方法,并且保证打设后其可测深率达85%以上。

3、一般路段塑料排水板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为:放样-->桩机就位-->排水板插入-->提升插管-->割断板体-->成桩-->进入下一循环

⑴塑料排水板放样

一般路段的砂砾垫层施工完成,经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塑料排水板的放样,定位采用插竹片的方法。塑料排水板采用三角形布设,其间距为1.3~1.5m。

⑵插打塑料排水板

塑料排水板的插打,采用专用的塑料排水板插板机,如下图所示。

塑料排水板插板机主要由门式导架、基座、支撑杆、插入管、卷扬机、振动锤、行走系统组成。其中插入管为Ф150mm的钢管,下端固定有带开口的锚靴,并设有活动销。插打时将塑料排水板由插入管上端插入并在插入管下端锚靴处用活动销固定。将插入管对准桩位,调整插入管到竖直状,开动振动锤,塑料排水板随插入管一起进入地层,插打到设计深度后,开启卷扬机,此时在上拔力的作用下,活动销随压入管一同上升,塑料排水板及锚靴由于受到土粘结力作用而留在土层中。随同插入管被拔出,新的排水板进入插入管,待插入管下端升至地面后,剪断排水板,用活动销将排水板固定、夹紧,移机至下一个排水板位置,继续下一个作业。[page]

当上拔排水板不顺畅时,不可盲目加大上拔力致使出现较长"回带"现象,此时应间断开启振动锤,减少土压力作用,同时慢慢进行上拔直至插入管升至地面。回带长度必须控制在规范误差范围内,否则需补打处理。对于拔管带出的泥土要及时清除。排水板的剪断位置应高出地面30cm,然后顺板方向将其弯倒用砂覆盖,从而保证排水板的排水效果和防止暴露时间过长导致排水板出现老化而影响使用效果。

塑料排水板施工完成后,铺设第二层砂砾垫层覆盖塑料排水板。

路基原地面砂砾垫层铺筑第一层30cm后,即埋设沉降板和位移观测桩,并测出初始值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沉降板埋设于路基中心和两侧路肩上,以备后期观测用;在等预压路段,沉降板应安装在路基顶部中心线上,纵向间距为200m。桥头引道路堤,第一块沉降板从距桥台台背10m处开始,按路基中心线、左右两侧路肩内缘设置,其后,以50m的间距设置沉降板。施工过程中,应对沉降板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不使其变形和损坏。

4、质量要求

⑴塑料排水板必须按设计和规范要求的质量指标采购、堆放,严禁遭到污染或使用过期产品。应避免紫外线直接照射,堆放时要做好覆盖工作。

⑵打设塑料排水板时,要防止导管倾斜使排水板入土偏位倾斜、拔管带出淤泥污染砂砾层、排水板顶端预留长度不足或预留段遭泥土污染等问题,堵塞输水通道,影响排水效果。下沉时不得出现扭结、断裂等现象。

⑶塑料板与桩尖连接要牢固,避免提管时脱开将塑料板带出,穿靴时须将其端部穿过预制靴头固定架,对折带子长约10cm,固定连接牢固。

⑷桩尖与导管配合要适当,避免错缝,防止淤泥进入而增大塑料板与导管壁的摩擦力造成塑料板带出。

⑸严格控制间距和深度,凡塑料板被带上的应作废,补打。塑料板需接长时,应采用滤膜内水平搭接的连接方法,为保证输水畅通并且有足够的搭接强度,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

5、施工进度安排

计划投入10台塑料插板机进行施工,施工时间为2005年3月26日至2005年7月15日,工期为112天,每台机日生产能力为4000m左右。

4 预应力管桩

4.1 工程说明

本工程共有预应力砼管桩桩径40cm处理软基231915m,桩距为2.0m,桩长为16.0~35.0m左右,在平面上呈平行四边形布置(布置区域边线与构造物基础轮廓线平行),并处理至路基坡脚外或锥坡坡脚外增加1排桩。

4.2 预应力管桩技术要求

预应力管桩是一种标准化的地基处理产品,在浙江省有成功的应用经验,其预先在工厂制备好一定规格的预应力管桩,用压桩机在工地采用静压的方法把桩压入地基。预应力管桩顶端接有正方形桩帽,桩帽配有钢筋,用C30砼浇注。预应力管桩与桩帽和地基土共同构成复合地基,以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该方案主要用于解决软土底板埋深超过20.0m的桥头路堤的稳定和沉降问题。

4.3 施工内容:

a.施工准备

⑴首先采用先张法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一般管桩外径400mm,臂厚60mm,用C20混凝土浇筑。

⑵施工前根据地质资料和设计文件,了解现场地质及水文情况,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计划的要求,确定合理可行的施工顺序。

⑶修建工程施工所需的临时便道,做好施工时的排水措施。选择若干平整的场地作为预应力管桩的临时堆放场地。

b.施工机械

⑴管桩采用静压法施工,必须配备性能可靠、种类齐全的施工机械和设备。静力压桩机要求压桩力大于100T,压桩速度≥1m/min,一次压桩行程1.5~2.0m,压桩机自带压力表并经过标定。

⑵起重机(起吊重量大于3T)、长挂车、推土机、振动压路机。

⑶水准仪、经纬仪、皮尺、3m直尺、锤球绳。

c.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为:放样-->静压机就位、调平-->静压第一节桩-->起吊第二节桩并电焊接桩-->静压-->成桩-->进入下一循环-->桩帽浇注-->铺筑碎石垫层[page]

⑴静压机就位;⑵静压第一节桩;⑶起吊第二节桩;⑷电焊接桩,并检查焊接质量和垂直度;⑸静压第二节桩;⑹重复以上压桩工艺,直至达到设计桩长;⑺移动桩位,进行下一桩的施工;⑻一段路段管桩施工结束后,检查整桩质量;然后开挖桩帽土体,形成土模;⑼绑扎桩帽钢筋,现浇水泥混凝土并养护;⑽铺筑碎石垫层,铺筑土工格栅。

4.4 施工质量控制

a.在每个工厂每批的管桩进场之前,应进行随机抽样检查。并附检验单,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场。

由于管桩的长细比大、自重大,在起吊、运输过程中,过大的动荷载易使管桩产生破坏。正确的起吊方法是:两支点法或两头勾吊法,并在吊装过程中轻吊轻放,禁止采用拖吊的方法,以避免产生较大的动荷载。

在工地现场起吊时,必须有安全员在现场组织实施,监理进行旁站监督。汽车运输采用长挂车,桩的悬臂不超过1.5m,在汽车运输时,应该捆固、分层叠放并错位布置,不宜超过5层。在施工现场堆放时,必须选择坚实平整的场地或垫木支承,堆高不宜超过5层。在每个工厂每批的管桩进场之前,应进行随机抽样检验。并附检验单,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场。

b.根据设计文件中的桩基深度匹配长度进行施工组合,一般桩基深度≥24m,不超过3节桩组合;桩基深度<24m,不超过2节桩管组合;桩基深度<12m,采用1节桩管。施工时按照"长桩管在下,短桩管在上"的顺序进行施工。

c.压桩时,应用钢丝绳绑住桩身单点起吊,小心移入桩机,然后调平桩机,开动纵横两向油缸移动桩机调整对中,同时利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的经纬仪检查垂直度。第一节桩管入土30~50cm后检查和校正垂直度,垂直度控制在0.5%以内,开动压桩装置,记录压桩时间和各压力表读数,保持连续压桩并控制压桩速度1m/min~2m/min。

d.接桩及焊接要求:接桩时其桩头应高于地面1.0m左右,接桩前下节桩的桩头加上定位板,然后将上节桩吊放在下节桩端板上,依靠定位板将上下桩接直,其错位偏差不应大于2mm。上下桩如果有间隙,用楔型铁片全部垫实,焊接牢固。

管桩焊接之前,上下端面用铁刷清理干净,直至其破口处刷出金属光泽。焊接时应分层焊接,在破口四周先对称点焊6点,焊接由两个焊工对称进行,焊接层数不得少于2层,层间焊皮要清理干净,焊缝应达到三级焊缝要求,焊接好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冷却时间至少8min,严禁用水冷却。

e.送桩:送桩前用水准仪确定地面标高,在送桩杆上作记号,送桩过程中进行跟踪,动态检查送桩深度。送桩器下端设置桩垫,桩垫厚度均匀并与桩顶全断面接触。

f.终止压桩:正常情况按设计压桩力1.3~1.5倍送桩,达到设计高程后持荷(正常压力)10min且每分钟沉降量不超过2mm后方可结束送桩。

1、 进度要求

计划投入六台压桩机进行施工,施工时间为2004年10月26日至2005年1月31日,工期为98天,每台机日生产能力为400m。

5 土工合成材料

5.1 工程量

本工程软基处理路段土工合成材料包括土工格栅A型256893m2、B型103924m2。

5.2 材料要求

⑴土工格栅:A型纵向抗拉强度≥35KN/m,横向抗拉强度≥50KN/m延伸率≤10%;B型纵向抗拉强度>80KN/m,横向抗拉强度≥1000KN/m,延伸率≤3%。

⑵铺设时,纵横向搭接重叠宽度均不小于20cm,同时每1m的间距用铅丝进行绑扎连接。

⑶土工材料应采取防晒、防雨淋等措施,防止材料老化,降低材料强度。

5.3 施工方法

土工格栅施工工艺

①场地平整:对准备铺设地段的路基进行整平,有局部不平或松散路段,要经处理达到要求,并将大块颗粒去除,以保证路基整洁。

②测量放样:按设计桩号和宽度放出大样,并用白灰线划出界线。

③平铺土工格栅:按撒好的灰线开始铺设,并铺出灰线以外200cm。然后用φ8钢筋加工成的U型卡,将两边固定,铺到路基对面,宽度按边线铺好,每隔1.5m用U型卡固定。顺序铺土工格栅,横向搭接宽度20cm,纵向搭接宽度为15cm,并每隔3~4个格栅肋用铅丝绑扎。[page]

5.4 质量要求

⑴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应按图纸施工,在平整的下承层上全断面铺设。铺设时,不允许有褶皱,应用人工拉紧,可采用插钉等措施固定土工合成材料于下承层表面。土工合成材料的两侧回折长度应不小于2m。

⑵土工合成材料在铺设时,应将强度高的方向置于路堤轴线方向。

⑶土工合成材料摊铺后应及时填筑填料,以避免其受到阳光过长时间的直接暴晒。一般情况下,间隔时间不应超过两天。

⑷土工合成材料上的第一层填土摊铺宜采用轻型推土机。填料卸在土工合成材料上面,必须卸在已摊铺完的土面上。卸土后应立即摊铺,以免出现局部下陷。

6 路基土石方工程

6.1 施工准备

⑴施工前要求每个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图纸等设计文件、招标文件,复核校对施工设计图,有疑问及时报与业主、监理工程师取得答复。

⑵学习有关施工、设计、监理等技术规范、质量标准、验收标准,并且落实到每个参加本工程施工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决定详细施工方法并交代每个施工人员。

⑶计算各中心桩的坐标、横断面的边缘坐标,用全站仪施测各桩点;开挖地段放定路基横断面上缘截水沟位置和路基横断面下边线,确定开挖线。填方地段放定边沟位置与路基横断面边缘。

⑷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落实施工人员,采购施工材料,调配施工机械。

⑸平整施工场地,搭设驻地临建设施,修筑施工便道、便桥,接通施工用水、用电,安排施工人员的生活。

6.2 填方路基施工

⑴路基填方采用自卸汽车运输,分段分层铺筑,推土机整平,压路机压实。路堤填筑的填料粒径必须符合标书技术规范要求,材料最小强度要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认可与批准。最关键的要控制粒径,宕渣材料的最大粒径按不得大于压实层厚度的2/3计算,适合填料的宕渣最大粒径控制在15cm以内,路槽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粒径不大于10cm。这是保证路堤质量的关键,要予以极大的重视。在用装载机装车时,自卸车上安装15×15cm钢筋网片,自动剔除大粒径宕渣,结合人工剔除个别大块的石渣,将合格的宕渣装车。粒径由超标的宕渣用600×900大型轧石机破碎。决不能把不合格的宕渣运进现场。

6.3 试验段路基

根据施工规范,路基填筑施工之前,应将在已经填筑碾压过的路段上选出一段不小于200m的场地作为路基填筑施工的试验路段,应做填料压实质量的检测与室内试验室数据对比,以确定不同的填料、不同的碾压方式等情况下达到规定压实度的最佳填筑厚度、不同吨位压路机的最佳碾压遍数和碾压速度等自检合格后的技术参数,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作为路基填筑施工的依据。

⑶填筑要求

①路基必须分层,宕渣填筑时,松铺层厚控制在30cm~40cm,自卸汽车卸土时根据土石方数量摊铺面积分点卸下,由施工人员划分指定。

②路基分层填筑,应从原地面低洼处开始。

③路基填方前必须挖好该段路基两边的排水沟,最底层应铺出3%的路拱。

④软土地段路基施工,必须等到塑料排水板、预应力管桩、薄壁筒桩、砂垫层、土工格栅施工工序验收合格后进行。首层铺填应用非亲水性填料填筑,并填筑出路拱。

⑤压实采用静压与振动碾压搭配组合:每层先用20吨压路机静压1-2遍,然后振动碾压压实。碾压从路基边缘向路中进行;对于超高地段,路基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进行碾压。

⑥根据本标段特点,填方尽量选用4-15cm宕渣石料,以保证路基填方的均匀、密实、不亲水,充分利用填料的嵌挤与填充作用。

⑦路基施工前应组织测量专业组先进行中线复测,高程复测,水准点增设横断面复测与放样。对控制桩应引出设然后开挖纵向施工排水沟,将路基范围内积水排入河流。

⑧路基填方前必须进行基底清理压实,基底清理包括挖除耕植土,树根挖除,田埂小路铲平。基底清理挖除采用宽履带式推土机和人工整理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土方堆在临时纵向排水沟内侧的路线征地范围内,留待互通或边坡绿化用土。[page]

⑨路基路面底面以下0-30cm的填料最小强度(CBR)应不小于8,选择最大粒径不大于10cm的矿渣填筑;路面底面以下30-80cm层的填料CBR值不小于5。填料最大粒径不超过10cm。

⑷沉降观测

①路基填筑时应控制侧向位移和沉降速率,只有当符合设计要求的稳定标准,才可继续加载,进行上一层填筑。

②为控制侧向位移和沉降速率,应进行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观测方法:测量沉降板的标高,并与基点桩的标高比较,即可知沉降量。每一层填筑时均应观测一次,填筑间歇期每3天观测一次,填筑完毕后第一个月每周测一次,第二个月每隔十五天测一次,第三个月开始每隔一月观测一次,直至基础固结。

③观测装置的设置

在路基填筑前,为观测堆荷过程中及预压期内路基的沉降、位移、侧向变形等应设置观测装置,满足软土地基沉降及位移观测断面设计要求,其中沉降板每断面设3个,分别位于路基中心线和两侧路肩;地面位移桩每断面两侧各3个,分别为路基坡脚、距离排水沟外沿50cm、150cm、650cm。

填方路基必须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填方作业应分层平行填筑、碾压、分层检测。地表清理后,先压实、再进行填筑。经过水坑或低洼地段时,应根据情况采取排水疏干、挖除淤泥换填宕渣等措施,以保证基底稳定。在挖填结合段要挖至台阶后再进行填筑。如地面不平,由最低处填压,经压实检验合格后再填上层。填筑时用挖掘机挖土,载重自卸车运输土方,推土机摊铺,平地机找平。路基在填筑时要尽早使路基形成2~4%的横披,保证在雨天路基范围无积水。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松铺系数来控制摊铺厚度,确保每层土压实后的厚度在20±1cm范围。为确保路基边部的压实度,在路基两侧各加宽0.3~0.5m。不同土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且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度不得小于50cm。土方路堤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cm,本标段局部路基上填土高度较高,为了防止路基偏位或亏坡,在路基施工过程中,每填筑三层上时,恢复道路中线一次。

6.4 路基碾压

在路基碾压之前,由工地试验人员测定土的含水率,控制土中水的含水率在最佳含水量±2%时方可碾压成型。若土的含水率偏大,就必须凉晒处理,若土的含水率偏小,可洒适当的水。路基碾压时要从边部向中间碾压,碾压时先轻型,后重型,先慢后快。碾压时,后轮每次应重叠1/2轮宽,当压路机后轮压实路基全宽时,即为一遍。有试验路段提供的压实遍数来控制压实度,碾压完毕后,表观应平整,无轮迹,压实度的抽验频率,按施工规范的要求检查。

6.5 接头处理

施工段接头处理,填方路堤分几个作业段施工,两个相邻接头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如两段同时施工,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米。前一遍与后一遍的接头应错开,不允许漏压和死角存在,保证压实均匀。

6.6 路基修整

在路基工程陆续完毕,所有排水构造物已经完成并回填土之后进行路基修整工作。整修时恢复各项标桩,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路基的位置、宽度、纵坡、横坡、边坡及相应的标高等,根据检查结果编制出整修计划,土质路基应用挖掘机配合人工刮土。当填土边坡受雨水冲刷形成小冲沟时,应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分层填补,仔细夯实,边沟挂线进行整修,对各种水沟的纵坡用仪器检测,修整到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堆于路基范围内的废弃土料予以清除。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