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工程纠纷 > 工程纠纷论文 > 民用建筑工程中防雷施工概述

民用建筑工程中防雷施工概述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12-03 01:23:43 人浏览

导读:

摘要:文章对民用建筑工程中防雷等级及其施工内容、检测注意事项等作了较详细的叙述。关键词:接地体;引下线;接闪器;接地电阻民用建筑的防雷等级可分为三级: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物为一级防雷;19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50m的其它民用建筑物为二级;

摘 要:文章对民用建筑工程中防雷等级及其施工内容、检测注意事项等作了较详细的叙述。关键词:接地体;引下线;接闪器;接地电阻

  民用建筑的防雷等级可分为三级: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物为一级防雷;19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50m的其它民用建筑物为二级;位于当年计算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时或建筑群边缘高度超过20m的建筑物为三级。

  在确定建筑物防雷等级时,除按规范要求分级外,在雷电活动频繁地区或强雷区可适当提高建筑物的防雷等级。

  1.接地装置的施工

  接地装置是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称。通常接地体可分为人工接地体和自然接地体两种形式。

  (1)人工接地体人工接地体可采用水平敷设和垂直敷设,一般宜优先采用水平敷设方式。水平敷设可采用圆钢、扁钢;垂直敷设可采用圆钢、钢管、角钢;也可采用金属接地板。人工接地体的最小尺寸不小于下列数据:圆钢直径为10mm;角钢厚度为4mm;钢管壁厚为3.5mm;扁钢截面为100mm2,厚度为4mm。接地体埋设深度应大于0.6m,垂直接地体长度一般为2.5m,垂直接地体间的距离及水平接地间的距离一般为5m,由于埋深位置受其它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影响时,相互间距可以调整。同样的原因,人工接地体的平面布置有以下几种形式常为采用,见图1。

  (2)自然接地体自然接地体是兼作接地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井管、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基础、金属管道和设备等。凡能利用建筑物内金属导体作防雷接地的应优先利用,以节约投资。工程设计中一般采用基础钢筋作接地体,即利用混凝土基础内钢筋或其它金属结构物作接地体,但应注意在基础外留有不少于两个引出头,若测试的接地电阻值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可装设人工接地装置作为补充。图1 人工接地平面布置图

  2.引下线的施工

  引下线是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防直击雷装置的引下线应优先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内的钢筋。引下线的根数不应少于两根,间距不大于表1的规定,但建筑物外廓各个角上的钢筋应尽可能地被应用。表1 引下线间最大间距表防雷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引下线间距18m20m25m当利用建筑物的钢筋或钢结构作为引下线,同时建筑物的大部分金属被连成整体时;当引下线与金属物或线路间有自然或人工接地体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金属构件等静电屏蔽物隔开时,其引下线距离可不受限制。

  (1)用建筑物柱筋作引下线,或利用建(构)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时,上部应与接闪器焊接,下部在室外地坪下0.8~1m处焊出一根由?12mm,圆钢与40mm×4mm扁钢组成的镀锌导体,此导体伸向室外距外墙皮距离宜小于1m,以便连接人工接地体。钢筋利用的数量与钢筋直径有关。当钢筋直径为16mm及以上时,应利用2根钢筋(绑扎或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当钢筋直径为10~16mm时,应利用4根钢筋(绑扎或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横向钢筋若与引下线有可靠连接(绑扎或焊接)时,可用作均压环,均压环的使用可大大降低接触电压,是自动切断接地故障电路防电击方法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措施。当建筑物高度超过30m时,30m及以上部分每隔一层围绕建筑物外廓内应作均压环并与引下线焊接,外露金属门窗及金属构件必须与防雷装置连接,以防侧击雷。

  (2)专设引下线。一般采用圆钢或扁钢,其规格不小于下列数据:圆钢直径为8cm;扁钢截面为48mm2,厚度为4mm。采用多根专设引下线时,为了便于测量接地电阻,检查引下线,宜在各引下线距地面1.5~1.8m处设置断接卡或测试点,见图2。图2 测点示意图

  3.接闪器的施工

  接闪器是指避雷针、避雷带(网)等直接接受雷击的部分,以及可用作接闪器的金属屋面及金属构件等。民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接闪器为避雷带、避雷网和避雷针。防直击雷的避雷带(网)采用装设在屋角、屋脊、女儿墙或屋檐上,并在屋面上装设不大于表2所规定的网格。表2 防直击雷的避雷带(网)的间距 m[page]

  防雷等级一级二级三级网格间距10×1015×1520×20避雷针采用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其直径:针长1m以下为20mm钢管;针长1~2m为16mm圆钢或25mm钢管。避雷网和避雷带采用圆钢或扁钢(一般采用圆钢),其尺寸是:圆钢直径为8mm;扁钢截面为48mm2,厚度为4mm。

  4.施工和检测注意事项

  (1)在施工和检查测试时,除严格按有关规范规定执行外,主要是认真查阅施工设计图纸,核对是否符合图纸及其有关文字说明的要求,尤其是大型公用建筑,随着广播、电视、通讯、监控、自动化等工程的增多,对防雷系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同时对接地装置及其接地电阻值也作出了不同的规定,防雷引下线是否屏蔽,离开弱电线路多少距离,要否共用接地装置,怎样共用,都应在施工图上明确,切不可凭经验行事,如施工图遗漏了上述说明或图示,应在图纸会审时要求给以明确。

  (2)施工中要注意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三者的施工顺序。最好是先地下的接地装置后引下线,最后装接闪器,其道理是不言自明的,违反了会把防雷设施变成引雷设施,提高雷击危害的概率。

  (3)除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内钢构件外,整个防雷装置的构成材料,基本上全部是镀锌的黑色金属,最好是热镀锌的,施工中尽量避免焊接连接。有些位置是非焊不可的,那就要做焊后的油漆防腐,以保持防雷装置的经久耐用和有效性,同时要坚持合格焊工施焊,以保证焊接质量。

  (4)接地电阻测量值受气候或土壤的潮湿程度等影响,要注意不同时间的复测会有不同的结果,这并不表明施工的原始记录不准确,当然,任何时候的测量值均应低于或等于设计的规定值。

  (5)防雷装置和其它电气装置一样,交付使用后,要做好定期检查和维护,但往往用户经常会遗忘,认为它结构简单不复杂,所以施工单位交工时要提醒用户的物业管理单位,这是提高服务质量的表现。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