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妇幼权益 > 妇女儿童权益动态 > 山东威海:关于进城务工妇女权益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山东威海:关于进城务工妇女权益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3-25 02:45:59 人浏览

导读: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富余农村妇女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进城务工妇女队伍迅速壮大,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从威海市情况看,进城务工妇女发展到13.5万人,她们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装、电子、纺织、食品、海产养殖加工等劳动密集型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富余农村妇女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进城务工妇女队伍迅速壮大,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从威海市情况看,进城务工妇女发展到13.5万人,她们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装、电子、纺织、食品、海产养殖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进城务工收入成为农村妇女增收的重要渠道,2006年威海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比重占45%;进城务工妇女做为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保持着低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优势,成为威海市招商引资的招牌。在威海市,进城务工农民问题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业的普遍重视,市政府先后就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农民工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农民就业环境等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和女农民工就业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全面了解进城务工妇女权益保护情况,市及各市(县)区妇联采取走访企业、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走访调查了32个不同类型的企业,组织了430名不同职业、工种、年龄层次的进城务工妇女进行了问卷调查,初步了解了进城务工妇女权益方面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进城务工妇女权益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进城务工妇女的生存发展环境逐步改善,但仍有许多问题不容忽视。

  1、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已签订的合同有的有失规范。对于进城务工妇女来说,能够为其提供劳动权利保障的就是劳动合同。《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还规定了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但据调查,全市65%的进城务工妇女未与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有的签订了合同,当事人也不十分清楚合同中双方权利与义务的约定,还有的对用人单位一些明显有失公正的合同条款淡然处之。不少企业的劳动合同缺少如工作内容、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基本条款,劳动合同无助于务工妇女的权益保护。

  2、工时延长,休息休假及加班工资得不到保障。《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而调查显示,进城务工妇女工作超时现象相当普遍,82.7%的务工妇女每天工作时间在9小时以上;每周有休息日对务工妇女来说简直是奢求,78%的没有休息日。对延长工作时间,《劳动法》要求支付不低于劳动者工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但是35.1%的务工妇女没有得到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

  3、工资相对较低,基本保险缺失。《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被调查的进城务工妇女中,月收入低于威海市610元最低工资标准的占15.3%,用人单位不能按月足额发放工资的占15.6%。为留住职工,少数用人单位还被收取务工妇女少则100元,多则500元的押金。用工单位和务工妇女的参保意识十分淡薄,在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这五项社会保险中,只有29.8%的进城务工妇女由用人单位为其缴纳了其中的一两项保险,70.2%的进城务工妇女未办理保险。调查显示,城市生活的高成本与务工妇女的低收入,使得她们无论从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上,都游离于社会主流文化之外,而成为城市一个边缘的社会阶层。

  4、特殊保护不落实,生育费用自行负担。《劳动法》及《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都对女职工特殊保护作了规定。但据调查,有的用人单位在招工时提出“不得在合同期内怀孕”的要求,对怀孕的务工妇女,不少单位不再与其续签合同,有22.6%的进城务工妇女因怀孕离开单位。生育时不能享受国家规定的90天产假待遇的占21.9%,不能享受每天一小时哺乳时间的占25.1%,没参加单位组织的健康查体的占41.9%。由于单位没给务工妇女缴纳生育保险,26%的生育妇女只能部分报销生育医疗费用,67.9%的进城务工妇女自己负担生育医疗费用。 [page]

  5、素质技能偏低,就业缺乏竞争力。调查显示,68.6%的进城务工妇女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90%的务工妇女只接受过岗前就业技能培训,虽然有的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职业技能,但96%的人没有职业资格证书,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文化素质低又无一技之长的进城务工妇女来说,体力活是她们不二的选择。

  6、供需双方缺乏桥梁,就业存在盲目性、不稳定性。调查显示,89.6%的妇女进城务工是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自发进行的,就业具有盲目性的特点。又因为进城务工的目的较为单一,也没有档案、户口等顾虑和麻烦,哪里工资高就往哪里去,影响了工作的稳定性和熟练程度。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1、务工妇女素质偏低,企业守法意识不强。大多数进城务工妇女文化水平较低,对政策、法律、法规也知之不多,发生劳务纠纷或遇到不公正待遇时往往忍气吞声、自认倒霉,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也助长了企业的侵权行为。一些企业经营者法律观念淡薄,甚至不学法、不懂法,当企业效益与法律法规发生矛盾时,不惜损害务工者的合法权益来追求企业效益,这种只“用”不“养”的用工方式,使务工妇女“招不来,留不住”的现象日趋严重。

  2、法律宣传不到位,用工市场不规范。各级妇联组织下大气力开展了普法宣传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普法宣传仍存在参与面不广、针对性不强的薄弱环节,在普法对象的选择上偏重机关、大企业多,忽视了个体小型企业、服务业。在普法内容的确定上,以宣传与妇女权益密切相关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继承法》居多,宣传《劳动法》《合同法》等与妇女生产经营有关的法规不够,导致部分进城务工妇女对自己在企业中的合法权益知之甚少或根本不了解。同时,由于用工市场的不规范,进城劳动力的自发转移及不法职介私招乱雇现象大量存在,务工妇女失去了接受岗前法律培训的机会。

  3、社保机制不完善,监管监督不力。由于进城务工妇女就业流动性较大,而社会保险在全国范围内还不能统筹,异地续保制度尚未建立,造成进城务工妇女参保率低。在监管监督方面,一是有关职能部门为了保护地方投资环境,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依然存在,对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打击不力,在某种程度上放纵了企业主的违法行为。二是由于个体私营企业迅速发展,企业审批部门与企业监管部门资源不共享,造成执法部门监管不到的情况越来越突出。三是妇女、工会组织不健全,企业维权工作缺乏有效监督,也是导致务工妇女合法权益难落实的原因之一。

  三、建议与对策 

  1、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尊重农民工的氛围。进城务工妇女是一支重要的人力资源,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进城务工妇女在城市建设和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各级要发挥舆论阵地作用,广泛宣传进城务工妇女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宣传务工妇女创业典型。妇联组织应在进城务工妇女中开展“十佳新市民”、“农村妇女转移创业、就业明星”等评选表彰活动,提高进城务工妇女的社会地位。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进城务工妇女的综合素质。目前,不少用工单位对务工妇女的劳动技能培训比较重视,但其它方面的培训却很有限,影响了务工妇女整体素质的提高。各级劳动部门和妇联组织要搞好进城务工妇女岗前和在岗培训,同时把提高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作为重要内容,使进城务工妇女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加大维护力度,发挥妇女组织的协调监督作用。今年以来,威海市各级妇联组织在进城务工妇女集中的企业成立了65个农民工妇女组织,这些妇女组织聘请法律专家对务工妇女进行了法律知识培训,提高了务工妇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减少了企业违法行为的发生。各级妇联要加大组建企业妇女组织的力度,为维护务工妇女合法权益提供组织保障。企业妇女组织要提高参与意识,通过参与平等协商、制定集体合同等工作,将务工妇女权益条款写进集体合同之中,从源头上维护务工妇女的合法权益。 [page]

  4、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推进相关政策法规的落实。一是定期对《劳动法》及相关法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严格监督企业执行《劳动法》和相关政策法规的情况。建议有关执法部门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的方法,深入劳动用工单位,对进城务工妇女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工资发放情况、休息权执行情况及社会保险缴纳情况进行检查,对未签订用工合同的企业要予以经济处罚,并补签用工合同;加大用人单位农民工各项社会保险的征缴力度,使进城务工妇女与城镇在职职工享受同等待遇;对拖欠、克扣务工妇女工资的用人单位,要责令其及时补发,涉嫌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依法严肃处理。同时,建议人大对劳动用工单位贯彻执行《劳动法》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二是畅通维权的渠道。建议劳动仲裁部门对进城务工妇女的劳动争议案件开辟绿色通道,作为特殊问题特殊解决;妇联组织采取送法上门、公布投诉热线、在社区建立维权服务中心或咨询服务站等形式,畅通维权的渠道。 

  5、加大管理力度,规范劳动力市场。针对农村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农村妇女进城务工难度大的实际,要建立乡镇一级正规的职业介绍机构,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有关职能部门要抓好劳动力市场的清理整顿工作,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组织,切实保障进城务工妇女的合法权益。要提倡和鼓励各种非正规就业,开辟多种就业渠道,使农村妇女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威海市妇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