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反倾销 > 反倾销动态 > 两极分化特征加剧中国服装业“马太效应”想象力

两极分化特征加剧中国服装业“马太效应”想象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10-01 22:35:13 人浏览

导读:

生意社9月6日讯数据一路高歌现实为何悲歌?中小企业作为产业基础将诞生未来行业领军者规模以上企业成为行业运行指标牵引动力国家统计局2011年统计口径发生变化,规模以上企业定义由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提高到2000万元以上,在统企业数量从2010年底的19
生意社9月6日讯 

  数据一路高歌

  现实为何悲歌?

  中小企业作为产业基础

  将诞生未来行业领军者

  规模以上企业

  成为行业运行指标牵引动力

  国家统计局2011年统计口径发生变化,规模以上企业定义由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提高到2000万元以上,在统企业数量从2010年底的19143户减少到2011年6月的10899户,减少了43%。这些企业占全国服装企业总数量的10%左右,产值占到行业总产值的70%以上。

  山东为首东部5省产量增势平稳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6月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117.29亿件,同比增长12.51%。其中梭织服装61.95亿件,针织服装55.35亿件,分别比2010年同期增长13.83%和11.07%。

  1~6月,我国服装产量前5名大省仍为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和福建省,5省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7.52%。而中部地区占比为13.98%,较2010年同期提高了2.91个百分点。和去年同期相比,东部5省同比增长9.38%;其中增幅最大为山东省,达12.19%,增幅最小为浙江省,仅为5.04%。中、西部地区增长势头更强劲,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2.11%和38.65%。内陆省份中,安徽、河南、湖北省均呈现良好增长势头,涨幅分别达到78.17%、75.46%和61.04%,而河北、湖南、上海市服装产量有不同幅度下降。

  行业发展、赢利及营运能力良好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6月我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实现28.89%、30.55%和42.22%的高增长,行业发展态势良好。

  行业发展能力、赢利能力、营运能力各指标表现良好。行业平均毛利率、利润率分别达到15.37%和5.36%,总资产贡献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8.88%和11.79%,而三费比例同比下降4.15%。规模以上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增强,赢利能力持续回升。

  各项人均指标增幅普遍逐月回落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6月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数同比增加8.33%,人均产值、人均主营业务收入和人均利润分别提高18.97%、20.51%和31.28%,人均效能显著提升。但各项人均指标增幅却普遍出现逐月回落,主要原因是生产和需求的暂时性收紧导致各项指标总值回落。

  规模以下企业

  受困于市场低迷和产业资源匮乏

  占行业企业总数量90%的规模以下企业的生产情况不及规模以上企业。中小企业在劳动力、银行流动资金贷款、订单等产业资源争夺战中处于劣势,大量小企业被迫关停。总体来说,全行业生产与2010年基本持平。

  完成大部分利润较薄出口加工

  在供给、需求双双回归正常水平的情况下,行业经济运行也归于常态。规模以上大企业在产业资源相对丰富质优的情况下,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良好,而中小企业则不同程度地受困于市场低迷和产业资源匮乏,出口加工行业普遍面临订单短缺和成本价格倒挂导致的利润低下。

  实际上中小企业对各种不利变化的耐受力相对较弱,在成本威逼和下游订单挤压下,资金链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有限的熟练工人、资金、地产等产业优质资源向大企业集聚。占企业总数量90%的中小企业是中国服装产业的基础,也会有一些未来的领军者从中诞生,或许行业应该将更多的关注目光投向它们。

  法定监测中小企业经营数据

  发达国家在协助中小企业发展方面不遗余力。比如欧盟推行的eBIZ-TCF项目就是协助加速信息化技术在实体产业的转化应用,为纺织&服装和鞋类行业的供应商、生产商和零售商之间的数据交换创造一种独特电子语言的计划,最终目标是改进和刺激电子商务的应用,出尽信息与通讯技术在该行业、企业经营中广泛使用,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型企业。

  我国不妨从中小企业基础研究做起,法定监测中小企业经营数据、建设共性技术攻关和推广平台、对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等,帮助中小企业群体健康良性发展。[page]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