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法 > 土地管理法 > 土地管理 > 一类居住用地和二类居住用地区别是什么

一类居住用地和二类居住用地区别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5-10 18:34:07 人浏览

导读:

一类居住用地和二类居住用地区别是什么一类居住用地和二类居住用地都是属于居住用地的,只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区分出这两类,在相关的...

  一类居住用地和二类居住用地都是属于居住用地的,只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区分出这两类,在相关的法律规定中,明确了两者的特点的。那么今天就跟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看看一类居住用地和二类居住用地区别是什么以及相关问题的解答是怎样的吧!

  一、一类居住用地和二类居住用地区别是什么

  1、从建筑质量与层数来看

  一类居住用地,国标为R1,是以别墅等独立式住宅(三层及以下)为主的用地,每户平均建筑面积42至45平方米,适用于新建厂矿企业的职工对在边远地区和偏僻地区的职工住宅,每户平均建筑面积可高于此数,但不得超过50平方米。

  二类居住用地,国标为R2,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一般12层以下。该类用地在全市分布广泛,在居住用地中占主导地位。根据用地供应日趋紧张的趋势和集约用地的原则,以后建设3层以下单元式住宅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2、从环境布局来看

  一类居住用地是高端的低密度居住用地,包括别墅区、独立式花园住宅、四合院等,公用设施、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

  二类居住用地是中、高密度居住用地,公用设施、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比较齐全、布局相对完整、环境良好。

  二、居住用地分类

  一类居住用地,国标R1,指市政设施齐全以及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别墅等独立式住宅为主的用地,可简单理解为别墅;

  二类居住用地,国标R2,指市政公用设施齐全以及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可简单理解为多层或小高层;

  目前,二类居住用地在我国城市居住用地中占主导地位。

  三类居住用地,国标R3,指市政公用设施比较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工业等用地有混合交叉的用地。

  三、一类住宅用地是什么

  一类住宅用地,指以低层住宅为主,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善,建筑密度较低,绿地率较高且环境良好的用地。

  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居住用地分为三类,即一二三类用地。

  国家建委关于印发《对职工住宅设计标准的几项补充规定》的通知 : 第一类住宅,每户平均建筑面积42至45平方米,适用于新建厂矿企业的职工对在边远地区和偏僻地区的职工住宅,每户平均建筑面积可高于此数,但最多不得超过50平方米。

  看到这里,法律快车小编相信你也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内容了,因此在进行一类居住用地和二类居住用地的时候,要根据相关规定来划分。好了以上就是一类居住用地和二类居住用地区别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如果你还有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