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法 > 房地产动态 > 购房签约前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购房签约前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8-03 11:51:04 人浏览

导读:

摘要:虽说有了新的合同示范文本,但是对于购房者来讲,还要采取一些措施,保护自己的权益,所以还要注意哪些问题?下面由小编为您详细的介绍。一、签约前多去几次售楼处很多人从签了认购书到签约之前的一...

  摘要:虽说有了新的合同示范文本,但是对于购房者来讲,还要采取一些措施,保护自己的权益,所以还要注意哪些问题?下面由小编为您详细的介绍。

  一、签约前多去几次售楼处很多人从签了认购书到签约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就很少去售楼处,等到售楼处通知催促签约时,可能连自己买的房子还不太了解,有些事项没有搞清楚是不能签约的。在签合同之前,要多去几次售楼处,了解项目的情况,连项目已有的或应有些什么都不尽了解,如何签补充条件款呢?

  二、把售楼人的承诺都记下来售楼人员介绍项目时,是你问到什么就答什么,他想到什么就介绍什么,不像合同内容那样有固定的格式,在签合同时,你是按照合同一条条地讨论,有很多东西没有写在里边,自己可能也会一时想不起来,签完合同回家再想起来,这时已经晚了,所以平时谈话时,售楼人员的每一点承诺都要记录下来,能写进合同里的尽量要求写进合同里去。

  三、要不厌其烦地请教律师在签约时,一般会先见一下律师,律师有责任帮助购房人搞清各种法律细节,有责任维护购房人的利益,所以你应当不厌其烦地请教律师,自己的维权意识不强,请了律师,交了律师费,不好好请教律师岂不亏了。

  四、回家平心静气地逐条推敲合同条文很多人被通知签约前,还没有见过合同是什么样的,签约时拿到四份待签字的合同,读着极其专业的法律术语,头就开始发大,简直不知所云,这时签约显然不利,不如提前要一份合同复印件,回家和家人一起平心静气地一条条研读,把可能的疑问和想补充的地方记在旁边。

  五、注意开发商填好的补充条款有些楼盘的开发商在购房合同的补充条款的地方,先填写了自己的一些补充条款。这些条件往往是对开发商有利的。开发商的补充条款只表明了开发商的态度,购买人如不接受可以不签合同,当然也可以就这些条款增加自己的限制条件。

  购房签合同注意事项

  本文介绍购房合同签订时需要注意事项,签订购房合同需要注意什么内容?本文详细介绍购房合同注意事项,我们以标准购房合同为范本,将其中需要重点注意、容易产生争议的部分作了详尽的注解,希望对您签订购房合同有所帮助。

  商品房买卖合同范本

  1、本合同文本为示范文本,也可以作为签约使用文本。签约之前,买受人应当仔细阅读本合同内容,对合同条款及专业用词理解不一致的,可向当地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咨询。

  2、本合同所称商品房是指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设并出售的房屋。

  3、为体现合同双方的自愿原则,本合同文本中相关条款后都有空白行,供双方自行约定货补充约定。双方当事人可以对文本条款的内容进行修改、增补或删减。合同签订生效后,未被修改的文本印刷文字视为双方同意内容。

  4、本合同中涉及到的选择、填写内容以手写项为优先。

  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五项要点须知

  摘要:购房者在买房的时候需要签订购买合同,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护自己的利益,我们需要清楚地知道,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五个要点须知。下面小编将为您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签订与履行房屋买卖合同五项须知

  一、约定应尽量详尽房屋买卖合同均为格式合同,虽然有的只是一方负有的义务,但需对方配合的也应约定明确。如户籍迁移、家具电器的处理、各类表计的数字确认等。这些事宜有的是附随义务,有的是构成能否顺利履约的重要前提条件。若约定不明,往往会产生争议。

  二、贷款时间应充裕如需办理贷款的应注意,要在签订买房合同时预留充裕的时间。因为各银行审批发放贷款的流程、条件、时间均有不同,这些都并非个人可以掌控的,如果留有时间,那在一家银行获贷不成的情况下,就有时间向另一家银行寻求贷款。

  三、条款应留有余地具体磋商合同条款时,对于重要的合同义务,如约定履行的期限、违约金、解除合同的条件应当明确之外,其他条款的约定,应有一个合理的缓冲期,以弥补和挽救合同于万一。如果没有任何挽救或回旋余地,就被动了。同时,一旦进入诉讼也很难平衡双方的利益。

  四、收集保存好证据注意保留双方履约过程中的证据很关键。在相信对方的同时,不能失去防备而不保留证据。实际上收集和保留履约过程中证据的行为,是明智的也是必需的,也可为日后争议的解决带来主动和便利。如某项事情商量好后,应签订一个补充协议,包括如有其他告知事宜,都应通过挂号信函的方式进行沟通。

  五、履约应相互配合在正常情况下,交易的相对方一般不会是骗子,故在履约中应当诚实信用,在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对方有恶意的情况下,应当善待和善解对方。对于对方履约中出现的困难或障碍,也应给予积极的配合,为履约共同创造条件。如果紧守自己的权利,忽视他人利益或困难,而容易造成交易的搁置,引发矛盾,增加履约的成本。v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