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法 > 房地产动态 > 深圳废除房屋租赁合同强制登记备案制度

深圳废除房屋租赁合同强制登记备案制度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7-21 04:59:40 人浏览

导读:

1992年制定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房屋租赁条例》已经被废止了,这是因为房屋租赁合同强制登记备案制度与国家当前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改革要求不符。市六届人大常委...

  1992年制定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房屋租赁条例》已经被废止了,这是因为房屋租赁合同强制登记备案制度与国家当前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改革要求不符。

  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于8月28日下午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一系列决定、决议和人事任免案,其中,决定废止1992年制定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房屋租赁条例》(下称《条例》)。这也意味着,作为该《条例》最主要一项规定的房屋租赁合同强制登记备案制度,今后将不再执行。

  《深圳经济特区房屋租赁条例》实施23年来,曾经过1997年、2002年、2004年、2013年四次修正,先后废除了房屋租赁许可证制度和房屋租赁管理费制度,目前仍在适用的主要是房屋租赁合同强制登记备案制度。根据该《条例》,“房屋租赁关系的设立、变更,当事人应当自签订租赁合同之日起十日内到区主管机关登记或者备案”,违反这一规定,出租房屋没有登记或者备案的,对出租人或者转租人在租赁合同期限内,一次性处以房屋租赁合同约定租金总额百分之二十的罚款。这一处罚曾被市人大代表指为“过于严苛”,超出了合理范畴,且认为强制登记备案制度的管控作用已有限,在执行中收效甚微。

  对于此次废除该《条例》的原因,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和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委的意见认为,房屋租赁合同强制登记备案制度,与国家当前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改革要求不符;且通过房屋租赁合同强制登记备案制度实现“以房管人”的功能,已被2015年6月1日起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条例》中的居住登记制度替代。此外,随着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配套规定的相继出台,《条例》中有关房屋租赁合同的内容,已经完全被上述法律法规所覆盖。因此,《条例》已无保留和适用的必要。关于权利公示问题,可以考虑由房屋租赁合同强制登记备案,变为有需要的当事人自愿申请登记备案,变登记备案义务为登记备案服务,这符合国家关于建立服务型政府、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的要求,可能更为合适。

  此次常委会议通过表决,决定批准市政府关于深圳市2014年本级决算的报告、2015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调整方案。常委会议还对《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和《深圳经济特区绿化条例(草案)》两项特区法规进行了二次审议,并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深圳市2014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深圳市2014年度土地出让收支情况、深圳市2015年1~6月预算执行情况、深圳市2015年1~6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等一系列报告。

  (原标题:房屋租赁合同不再强制备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