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法 > 房地产动态 > 房贷险取消强制 借款人如何投保

房贷险取消强制 借款人如何投保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7-05 19:58:09 人浏览

最权威的购房指南法法律频道



房贷险取消强制 借款人如何投保

 今年以来,沪上多家银行取消了一直被消费者诟病的强制房贷险,不少借款人出于减轻当时负担的考虑,选择不购买保险。业内人士认为,在漫长的还贷期内,确实存在各种风险,借款人适当购买保险是不可或缺的保障。现在,多家保险公司推出了适合房贷客户的人身险、财产险,借款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投保。

  投保前须明确保人还是保房

  还贷期内,房屋和借款人都有可能遇到风险,而原先强制的房贷险即“个人抵押住房综合保险”, 是既保房屋又保人的。房贷险包括了房屋险和还贷保证保险。房屋险保的是房产的安全,如遭受火灾、爆炸、暴风等造成损失的赔偿。还贷保证保险则是在借款人因意外伤害而丧失还款能力时,由保险公司向银行还款的保证保险。

  看似保障齐全的房贷险之所以受到借款人的质疑,除了其强制性外,还确实存在不合理之处。其一,房贷险由贷款人购买,第一受益方却是银行,实际上是银行避风险客户掏腰包。其二,房贷险保费的计算包含了房屋险和还贷保证保险两部分,而对绝大部分借款人来说,房屋出现风险的几率很小,仅需要还贷保证保险即可。

  业内专家指出,房贷客户实际上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年龄、收入,已经投保的险种等情况,来确定如何购买房贷相关的保险。比如,房屋险的理赔条件是暴雨、洪水、爆炸等意外事件造成的房屋损失,一般来说,发生的可能性极小,借款人如果要节省支出,可以仅投保人身险。有的借款人已经购买了足额的人身险,且资金宽裕,则不妨购买房屋财产险,获得更多的保障。当然,借款人也可以选择既保人又保房的房贷险。

  寿险类房贷险于家于己有利

  专家介绍,目前多家保险公司推出了寿险类房贷险,该类保险既提供了人身意外保障,又具备了一定的理财作用。与强制房贷险中的还贷保证保险不同的是,寿险类房贷险中身故或伤残的原因不仅包括意外还兼顾疾病,这解决了多数借款者比较担心的问题。

  目前,该类保险主要有房贷两全寿险和房贷定期寿险两种。

  房贷两全寿险代表产品:太平美满之家房贷两全保险。

  该产品在保障范围中提供因身故或全残的保障,如果被保险人在贷款后期出险,保险公司给付的保险金在偿还贷款余额后,剩余部分则可留给家人作为生活费用,对于自身以及家人的保障是超值的。

  比如,张先生今年30岁,办理按揭贷款20万元,贷款期限20年。张先生只需要投10万元保额,保障期20年的该保险,年缴保费4690元。在保障期内,张先生可以获得最高达20万元,最低不低于10万元的身故和全残保障金。如果张先生在20年的保险期内平安无事,则期满后在还清贷款的同时,张先生还可以获得10万元满期生存金。

  房贷定期寿险代表产品:太平家得乐购房贷款定期寿险、友邦金钥匙抵押贷款定期寿险。

  该产品的保费较低,比较适合资金较紧张的房贷客户。比如,30岁的小李向银行借款20万元,还款期为10年。小李购买了友邦金钥匙抵押贷款定期寿险,根据合同,小李需要每年缴纳538元保险费,共缴付5年。合同约定,如果小李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因意外或疾病导致身故,保险公司给付其身故时该保险单年度的保险金额,用以偿还其尚未还清的全部贷款金额。如果小李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年满60周岁前发生本合同所约定的残废,保险公司给付的残废保险金等值于残废发生时该保险单年度的保险金额,用以偿还其尚未还清的全部贷款金额。

  家庭财产保险既保房又保财

  专家介绍,对于一些已经投保了较多人寿保险的借款人来说,再投保还贷保证保险的意义不大。如果资金允许,可以投保家庭财产险。该险种的优点在于不单承保房屋本身,还承保屋内的财产,除为火灾、爆炸、自然灾害等造成的损失赔偿外,还承保入室盗窃、抢劫等造成的损失,而房贷险一般仅承保房屋本身的损失。相对于房贷险来讲,这类保险对家庭财产的保障更全面,但保费也较高。家财险与房贷险相比,最大的缺点在于“不保人”。

  房贷综合保险仍有综合优势

  专家指出,对需要保人又要保房的借款人来说,综合房贷险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目前上海地区所有房贷险都附加了还贷保证责任,其功能类似于普通人身意外险,费率更为优惠。目前大多数公司采用的趸缴型房贷险年费率在0.65‰,而且保额一直都维持在最初的房贷总额上。年缴型房贷险的年费率略高,保障额度和保费计算标准按照还贷进度逐年递减。而一般的人身意外险目前上海地区费率在每年1‰—2‰。显然,同样的意外保障额度,综合房贷险比人身意外险更划算。对于大多数借款人而言,用房贷险来替代部分的意外险、家财险保障,还是合算的。


房贷险取消强制 借款人如何投保 房贷险取消强制 借款人如何投保

如果您的问题还没解决,您可以直接拨打网站免费法律咨询热线:400-000-6432专线,专业律师即时帮您解决法律问题。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