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拆迁安置 > 拆迁纠纷 > 拆迁纠纷常识 > 拆迁纠纷诉讼程序保质期有多久

拆迁纠纷诉讼程序保质期有多久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7-22 01:16:28 人浏览

导读:

拆迁纠纷诉讼程序保质期有多久?作为被征地农民或被拆迁人,一旦发现行政行为侵害合法权益时,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一定要在行政行为...

  拆迁纠纷诉讼程序保质期有多久?作为被征地农民或被拆迁人,一旦发现行政行为侵害合法权益时,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一定要在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20年内提出。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在本文整理介绍拆迁纠纷诉讼程序的保质期知识。

  房屋拆迁过程中,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因房屋补偿、安置等问题发生争议,或者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后,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反悔,未经行政机关裁决,仅就房屋补偿、安置等问题,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作为民事案件受理。

  一、法律依据:《行政诉讼法》

  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拆迁纠纷常见的情形是,房屋遭到强拆,及时拨打110报警,但是当警察来之后往往并不履行职责。为此,《行政诉讼法》作了明确规定:

  第四十七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不履行的,提起诉讼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

  在征地拆迁过程中,还可能会遇到与征地部门或拆迁部门签订补偿安置协议之后,这些行政机关并不履行或不按照约定履行协议。为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规定,参照民事法律规范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对行政机关单方变更、解除协议等行为提起诉讼的,适用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关于起诉期限的规定。

  二、拆迁行政诉讼的含义

  关于房屋拆迁纠纷的行政诉讼,是拆迁当事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拆迁当事人和其他拆迁参与人参加下审理和解决拆迁纠纷案件的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所产生的法律关系的总和。

  拆迁行政诉讼的上述定义包含了以下几个要件:

  1、拆迁行政诉讼的原告是拆迁人或被拆迁人以及与拆迁活动有利害关系的其他人员或组织,被告则是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拆迁管理部门,这也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行政诉讼的主体特定性。

  2、拆迁行政诉讼的客体是拆迁管理机关的针对拆迁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3、拆迁行政诉讼是拆迁当事人或参与人认为拆迁管理机关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引起。这里的关键是认为而非确实存在侵权。是否存在侵权是诉讼中解决的问题,起诉时只要原告主观上认为就行了。

  4、拆迁行政诉讼不同于拆迁纠纷的行政裁决之处在于“司法性”,是一种司法活动,必须是在国家审判机关的主导下进行的活动。

  5、拆迁行政诉讼不仅是指人民法院和诉讼参与人为解决拆迁行政纠纷所进行的活动,而且还包括在这种活动中,人民法院和诉讼参与人之间发生的诉讼法律关系。由此,方能更准确地把握拆迁行政诉讼的内在规定。

  (责任编辑:六六)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