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拆迁安置 > 拆迁安置房 > 安置房政策 > 2018年农村安置房政策是怎样的

2018年农村安置房政策是怎样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8-13 03:13:12 人浏览

导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总是会被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困扰着,由于缺乏与专业问题相关的法律知识,而使自己陷入了困境。比如:2018年农村安置房政策是怎样的?安置房买卖2018新政策是怎样的?安置房过户费怎么算?带着这些问题,和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解决问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总是会被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困扰着,由于缺乏与专业问题相关的法律知识,而使自己陷入了困境。比如:2018年农村安置房政策是怎样的安置房买卖2018新政策是怎样的?安置房过户费怎么算?带着这些问题,和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解决问题。

  一、2018年农村安置房政策是怎样的

  1.开发商禁止插手拆迁 政策与此前《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相比,北京延续了国家条例。其中规定,区县政府负责本区域内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区县房管部门为本区县房屋征收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区域内房屋征收与补偿。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

  2.旧城居民可要求听证 《实施意见》中首次明确,对危房、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需征收房屋,如果多数被征收人认为不符合规定,那么区县政府就要组织由被征收人和公众代表参加的听证会,并根据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

  3.先确定补偿资金再征收 《实施意见》中规定,在作出征收决定前,应明确补偿金总额和产权调换房源。房屋征收部门应当设立房屋征收补偿资金专用账户,确保资金足额到位、专款专用。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区县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偿后,被征收人应当在约定的期限内完成搬迁。

  4.限购后仍可获安置房 如果家庭已超限购门槛,即本市户籍家庭有三套房,或外地户籍家庭已有两套房。

  二、安置房买卖2018新政策是怎样的?

  1.定向拆迁安置房是享受土地划拨、规定费用减免等有关的政策,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具体定向安置房所安置的对象是除了那些城市居民是被拆迁户的,也包括有征拆迁房屋的农户。

  2.若有因为重大市政工程的动迁居民所建造的配套商品房或者配购的中低价商品房,则按照有关的规定,被安置人是因此获得这种配套商品房的,那么房屋的产权就属于其个人,但在取得权的5年之内不能地进行上市交易。

  3.是因为房产开发等的因素而被迫要动拆迁的,则动拆迁公司会通过其他途径安置或者为安置人代理购买的中低价位商品房。那么这类商品房与一般的商品房相比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也是属于被安置人的私有财产,这种是没有转让期限的限制,也就是说可以自由上市交易。

  4.“三定三限”的定向安置房其产权性质是界定为普通商品房,这种安置房上市交易比照两限普通商品房退出机制的有关规定来办理。

  三、安置房过户费怎么算

  不同类型的安置房过户费又算不同:如果着急过户可以办理赠予或者继承,只需交纳契税。但是也有较大的风险。如果不急于过户,可以等证过五年后办理正常过户,也是交纳契税。(证不满五年正常过户有高税)。主要涉及一个问题,赠予或者继承过户后再买卖该房,有高税。而正常过户后,买卖该房屋证满五年可免税。

  拆迁安置房屋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因重大市政工程动迁居民而建造的配套商品房或配购的中低价商品房。另一类是因房产开发等因素而动拆迁,动拆迁公司通过其他途径安置或代为安置人购买的中低价位商品房(与市场价比较而言)。拆迁安置房屋的土地是划拨的,因此与购买的正常商品房(商品房开发,开发商取得土地是通过出让方式)是有区别的。但拆迁安置房如果进行了产权登记并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可以进行上市交易,无房产证卖方将无权对房屋进行处置,同样也不能享受房屋带来的利益,对于买房来说,也不能有效的避免一房两卖的项目。

  1、买房人应缴纳税费:契税:房款的1.5%(面积在144平米以上的需要缴纳3%,面积在90平米以下并且是首套房的可以缴纳1%)。

  2、交易费:3元/平方米。

  3、测绘费:按各区具体规定。

  4、权属登记费及取证费:按各区具体规定,一般情况是在200元内。

  5、卖房人应缴纳安置房过户税费:交易费:3元/平方米,营业税:差价5.5%(房产证未满5年的);个人所得税:房产交易盈利部分的20%或者房款的1%(房产证满5年并且是唯一住房的可以免除)如果还没有办理土地证的,到时候还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大概是房款的3%左右。

  通过法律快车小编的介绍,我们知道了2018年农村安置房政策是怎样的?安置房买卖2018新政策是怎样的?安置房过户费怎么算?这些问题的答案,如果您还有与此问题相关需要了解的问题,请及时与法律快车律师取得联系,我们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解答。感谢您的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