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签了合同,电子合同。账单也出来了。不提现应该没问题吧!

更新时间:2022-10-02 00:28:37人浏览
问题描述:
已经签了合同,电子合同。账单也出来了。不提现应该没问题吧!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9300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合同电子版如果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遵守法律规定,遵循公序良俗的有效。电子合同可以视为书面形式的合同,当事人依法订立的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2022-10-02 00:08:42
互联网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3552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很可能是诈骗,建议你抓紧报警
2022-10-02 00:12:29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8102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你好,这个建议谨慎识别处理的
2022-10-02 00:28:37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没有签定合同,合同就不会生效吗?
没有签定合同,合同就不会生效吗?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合同效力纠纷
人浏览
合同打印出来后还可以进行修改?
合同打印出来后还可以进行修改?
合同打印出来也可以修改,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合同上进行修改,必须经过双方同意,一方擅自修改不发生变更合同的效果。修改的内容
合同法
次播放
关于合同的犹豫期?
关于合同的犹豫期?
网友提问:大家好,我朋友有一套房子在中介公司登记出售,现有一买主想购买这座房子,也初步议了一个价目,电话中,我答了中介公司收取定金,中介有我们通话的录音,第二天
合同内容
人浏览
签物业合同还是委托合同?
签物业合同还是委托合同?
据了解,目前很多小区的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签订合同时,往往对于物业合同的性质没有明确定义,有部分小区中双方签订的是“服务合同”,而有部分小区中双方签订的则是“委
物业管理合同范本
人浏览
签了合同可以退定金吗
签了合同可以退定金吗
签了合同之后,如果收受定金一方违约导致对方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可以要求其双倍退还定金。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规定,
合同法
次播放
施工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施工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施工合同是要式合同。所谓要式合同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应当采取特定方式订立的合同。施工合同是指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施工、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协议,当事人订立施工合同应当采用
合同纠纷
人浏览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一般是3年,特殊情况从其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保护,但可以受理其诉讼
合同纠纷
人浏览
你好,具体签字的人和你是什么关系?合同是否实际履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几年没有诉讼时效
施工合同几年没有诉讼时效
施工合同三年超过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以申请适当延长。
合同纠纷
人浏览
你好,如你所说,不发生效力。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建设合同属于什么类别合同
建设合同属于什么类别合同
建设合同属于承揽类别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通常包括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依法订立的建设工程合同对承包人和发包人具有
合同纠纷
人浏览
你好,没有实际借到款项,不需要偿还,可能属于网络诈骗,建议认真核实。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承揽合同纠纷是什么意思
承揽合同纠纷是什么意思
承揽合同纠纷是在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如报酬支付纠纷、定作物质量纠纷、承揽人保管纠纷、违约纠纷等。
合同纠纷
人浏览
你好,属于法律禁止的行为的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吗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吗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对于合同签订前的履行过程,由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确、法律责任界定不清,容易产生法律纠纷,合同的事前
合同纠纷
人浏览
您好,去当地的民政部门询问。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