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签合同,没有打卡时间直接上班

更新时间:2023-08-10 11:20:05人浏览
问题描述:
不用签合同,没有打卡时间直接上班
1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李大庆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广东广州·电话-138-0882-8958
没有劳动合同可以申报劳动仲裁要求双倍工资赔偿
2023-08-09 22:17:03
陈世炫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广东广州·电话-135-7055-8279
你好,未签劳动合同可以主张二倍工资赔偿
2023-08-09 20:14:19
姜月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广东广州·电话-180-1180-4064
不签劳动合同是违法的,可以要求双倍工资
2023-08-09 20:32:40
谢君怡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广东广州·电话-133-8008-2746
您好,工作了多久了?可以要求赔偿的
2023-08-09 20:13:10
吴昭燕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广东广州·电话-181-0262-0654
你好,这种情况可以去劳动局咨询
2023-08-10 08:14:16
揭志文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广东广州·电话-138-0294-5703
您好,可以劳动仲裁的这个情况z
2023-08-10 09:06:37
王冰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广东广州·电话-133-8008-2746
具体是有什么劳动纠纷问题咨询的
2023-08-10 10:10:52
曾颖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广东广州·电话-185-8875-9888
你好你的法律问题处理好了吗?
2023-08-10 10:16:53
刘雪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广东广州·电话-188-1839-5165
你好,请描述一下事情内容
2023-08-09 20:15:08
邓庆奋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广东广州·电话-180-9825-5581
您 好,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2023-08-10 10:00:00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9241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当事人给个人打工但没有签劳动合同的,一般不可以随时走,除非双方是非全日制用工。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双方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否则可能要向劳动者支付最多不超过十一个月的双倍工资。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023-08-09 19:35:00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9115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上班起三十天内若没有签合同,就要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以不签劳动合同为由劳动仲裁,最多可以获得十一个月的双倍工资。而且,如果持续一年都没有签书面的劳动合同的话,视作签订无固定期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023-08-09 19:34:37
马俊哲律师
服务地区-广东广州
您好哈,这位咨询者,根据您咨询的问题呢,是属于您和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所以您可以主张双倍工资,具体按您入职时间起算。如果主张不被受理的话,您别担心,您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相关的法律条文我都帮你收集好了,你可以参考一下,根据我国的《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二款: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仍然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除在不足一年的违法期间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外,还应当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若您还有其他不了解的问题,不妨向我继续咨询,我会尽力帮你解答哦,并详细分析帮你解决法律问题。
2023-08-10 11:20:05
恒睿团队律师
服务地区-广东广州
你好工作多久可以去仲裁的
2023-08-10 09:01:25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公司不给交社保,应该如何维权
公司不给交社保,应该如何维权
公司不给交社保的维权方式为:劳动者可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投诉,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用人单位进行征缴。或者劳动者可以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
劳动法
人浏览
拿不到工资没有签劳动合同,有两种处理方法:1、应当赔偿劳动者,并且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2、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没签劳动合同应当如何解除劳动关系
没签劳动合同应当如何解除劳动关系
当事人之间没签劳动合同但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依法解除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到期解
劳动合同法
人浏览
老板不给工资到劳动局如何投诉
老板不给工资到劳动局如何投诉
老板不给工资到可以拨打12333电话投诉,也可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若是投诉之后,用人单位仍不支付工资的,可以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
劳动法
人浏览
劳动者没签劳动合同且要不到工资,可以通过以下凭证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确定事实劳动关系,然后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索要工资:考勤记录;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同班工友证明加班时间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提供相关证据证明你上班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看有无其他证据,你可以申请补卡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一般由公司承担,如果劳动者有出勤满15天,用人单位应当在当月为其缴纳社保。离职当月应当正常参加社保,而从次月开始暂停其社保缴费。社保依据当事人解除劳动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这种情况下造成的银行卡异地刑侦临时冻结三天,3天后不会自己解冻。具体如下:1、银行卡被异地冻结一般时间是6个月,通常是由于公安机关侦查等的需要,就将犯罪嫌疑人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举报。卖淫嫖娼,一般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由公安机关管辖,故可直接向公安机关举报。当然,举报之前最好要有证据。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 涉及到什么案件的呢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结合你的陈述,行为人可能涉嫌组织卖淫犯罪的,具体也得结合纠纷全貌及细节的
全部9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郑思琪律师解答:小轿车的核定载人数通常为5人,按照规定驾驶座和副驾驶座上可以坐两名乘客外,后排最多只能坐三名乘客。超员并没有对乘车人员的身高体重以及年龄作出任何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算超载。根据规定,机动车载人不得超过核定人数,超员规定并未对乘车人员特征作出规定,只看数量。超载将影响行车安全,严重情况可能引发交通事故,造成不良后果。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