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级犯罪理论体系下,如何判断作为犯罪和不作为犯罪

更新时间:2023-06-06 08:17:42人浏览
问题描述:
在二级犯罪理论体系下,如何判断作为犯罪和不作为犯罪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230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根据案件情况确定
2023-06-06 08:17:42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9830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要根据具体案情确定
2023-06-06 08:16:54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9435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法律分析:第一个为罪刑相适应原则,第二个为依法量刑原则,具体如下:1、罪刑相适应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法院法官判决的主要根据。2、依法量刑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一条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2023-06-06 08:16:32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不作为犯罪类型有哪些
不作为犯罪类型有哪些
不作为犯罪类型有哪些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那么,不
公司法
人浏览
不作为犯罪可以是过失犯罪吗
不作为犯罪可以是过失犯罪吗
不作为犯罪不可以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是不存在不作为犯罪的,因为不作为犯罪基本上都是故意的,是当事人故意不履行自己负有的法
刑事辩护
次播放
论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
论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
「内容摘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为基础,深入探讨了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的概念、特征。通过各种学说之间的对比与比较,理解和论证了不
刑法论文
人浏览
论不作为犯罪
论不作为犯罪
[内容提要]不作为是相对于作为而言的,由于不作为的复杂性,其一直是行为理论上争论的焦点问题。无行为则无犯罪的刑法格言决定了行为在犯罪构成中的重要意义,不作为作为
犯罪种类
人浏览
不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不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不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1、主体是已满十六周岁的自然人;2、客观上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的法律义务,能够实行但不实行,
刑事辩护
人浏览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广州的入户流程:1、系统填报提交。申报人登录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进行申报,等待审核;2、人事户头审核。待申报人提交后,人事户头会审核并作出决定,决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要看案件办理情况的哦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第一个为罪刑相适应原则,第二个为依法量刑原则,具体如下:1、罪刑相适应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法院法官判决的主要根据。2、依法量刑原则,法无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民法典对财产保全造成的损失有哪些没有规定。财产保全的损失包括财产保全期间造成的价值损失、财产保全期间可以获得孳息损失等。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