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留10天未通知家属

更新时间:2023-03-04 09:32:55人浏览
问题描述:
拘留10天未通知家属
10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连江涛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河南郑州·电话-132-1308-2847
如是涉及到刑事拘留,建议尽快委托刑事律师介入辩护的,如需帮助可电联或面谈
2023-03-03 10:20:11
陈家麟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河南郑州·电话-136-7368-3973
您好 具体情况说下 为什么拘留10天没有通知呢
2023-03-02 22:21:39
魏涛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河南郑州·电话-180-3711-6731
您好 是因为什么被拘留了 您的诉求是什么
2023-03-03 14:48:59
王灵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河南郑州·电话-135-9250-0257
拘留10天未通知家属,你好
2023-03-03 09:42:28
张振松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河南郑州·电话-167-1285-1212
您好建议到当地公安局问一下
2023-03-04 09:32:55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7610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家属。具体规定如下:
1、刑事拘留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2、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况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3、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公安机关会以法律依据:《刑事拘留通知书》的形式,告知某某被刑事拘留。
拘留是指扣留,拘禁。一般分为三种,分别是刑事拘留、行政拘留以及民事拘留。其中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行政拘留属于治安行政处罚;民事拘留属于司法行政性质的处理,是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第八十三条 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逮捕的时候,应当通知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
第八十五条 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第八十六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2023-03-02 21:31:30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6333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1、刑事拘留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2、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况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3、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公安机关会以《刑事拘留通知书》的形式,告知某某被刑事拘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2023-03-02 21:31:20
行政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8606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法律分析:1、刑事拘留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2、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况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3、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公安机关会以《刑事拘留通知书》的形式,告知某某被刑事拘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2023-03-02 21:31:04
李捷律师
服务地区-河南洛阳
委托律师到办案单位了解涉案情状况
2023-03-03 15:40:51
张浩律师
服务地区-河南郑州
你好,是行政拘留还是刑事拘留
2023-03-03 10:17:40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被刑事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应当通知家属,但有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除外,要在上述情形消除后再通知。法律依据:《中华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拘留后多久通知家属
被拘留后多久通知家属
1、一般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会通知家属。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2、有无法通知
刑事辩护
人浏览
被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会有电话通知家属,并且公安机关拘留人时需出示拘留证,在拘留后需要立即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还需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对被拘留人进行讯问。法律依据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拘留多久告知家属
拘留多久告知家属
1、刑事拘留后一般情形下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告知家属。公安机关会以《刑事拘留通知书》的形式告知。2、若是有无法通知或者涉
刑事辩护
人浏览
被刑事拘留后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家属,但有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除外,要在上述情形消除后再通知。法律依据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刑事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应当通知家属,但有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除外,要在上述情形消除后再通知。法律依据:《中华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醉驾检察院可以求情吗
醉驾检察院可以求情吗
醉驾检察院不可以求情。检察院应当按照法定的程序对于犯罪嫌疑人进行公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并处罚金。
行政法律
人浏览
教师编制只能考户口所在地吗
教师编制只能考户口所在地吗
教师编制不是只能考户口所在地。每个地方的教师招聘考试都有所不同,可以参考当地的考试公告中的报考条件。原则上应具备《教师法》规定的相应学历条件。
行政法律
人浏览
政府购买包括哪些
政府购买包括哪些
政府购买包括:(一)基本公共服务;(二)社会管理性服务;(三)行业管理与协调性服务;(四)技术性服务;(五)政府履职所需辅助性事项;(六)其他适宜由社会力量承担
行政法律
人浏览
人才中介公司开需要哪些手续
人才中介公司开需要哪些手续
人才中介公司需要以下手续:1、查名;2、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申报;3、材料审核和实地审核;4、审批且在15个工作日内回复申请人;5、办理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税务
行政法律
人浏览
法律分析:疫情期间故意抬高物价是违法的。经营者不得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法律依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六条经营者违反价格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辱骂国家公职人员是否违法犯罪
如果辱骂国家公职人员是否违法犯罪
如果辱骂国家公职人员的属于违法行为,若是行为人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的,则是犯罪行为。因为行为人构成侮辱罪。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行政法律
人浏览
行政处罚没收的工具应公开拍卖或按国家规定处理,拍卖款项须全部上缴国库,不得截留或私分。依据《行政处罚法》第七十四条,未妥善处理可能导致违法行为,严重影响执法公正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军检项目流程
军检项目流程
军检项目流程由乡(镇)武装部指导中心卫生院组织做好应征青年病史调查并按要求填写好病史调查表;由乡(镇)中心卫生院组织好做好应征青年的初步体检工作等。
行政法律
人浏览
拘留7天属于行政拘留,是行政处罚的一种。行政拘留不涉及犯罪,是对违法行为人采取的短期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违法行为的继续或加重,影响社会治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不知道你说的是哪里的工作人员,市场产管理局的吗?没有罚款5000元的规定。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涂改健康证是违法行为,可能会面临罚款。根据法律规定,伪造、变造或使用伪造、变造的证件均属违法。如果健康证被涂改后用于欺骗、误导他人或逃避法律责任,情况将更为严重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涂改健康证可能面临罚款。根据法律规定,伪造、变造或使用伪造、变造的证件均属违法行为。若被查处,可能受到行政处罚。若情节严重,甚至可能涉嫌犯罪。请务必遵守法律,切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