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量刑 > 假释 > 2022最新申请假释的条件

2022最新申请假释的条件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1-10 15:49:25 人浏览

导读:

假释和缓刑似乎是一母同胞的两兄弟,只是他们出场的时间会不一样。但是他们的面容却极其的相似,我们都只到缓刑是对于星期的延缓执行,但是假释并不是一般字面意思的假装释放而是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对于后面的刑期有条件的不执行。那么2022最新申请假释的条件有哪些呢?接下来就有法律快车的小编为大家来解答一下关于2022最新申请假释的条件有哪些及其相关问题。

  假释和缓刑似乎是一母同胞的两兄弟,只是他们出场的时间会不一样。但是他们的面容却极其的相似,我们都只知道缓刑是对于刑期的延缓执行,但是假释并不是一般字面意思的假装释放而是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对于后面的刑期有条件的不执行。那么2022最新申请假释的条件有哪些呢?接下来就有法律快车的小编为大家来解答一下关于2022最新申请假释的条件有哪些及其相关问题。

  一、2022最新申请假释的条件

  适用假释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根据中国《刑法》第81条规定,适用假释必须遵守下列条件:

  1、法定的对象

  并不是所有的罪犯都可以适用假释。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且属于累犯和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2、法定的实质条件

  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视,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这是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或者关键条件。犯罪分子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情形的,应当认为“确有悔改表现”:认罪伏法;遵守罪犯改造行为规范和监狱纪律;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积极参加劳动,爱护公物,完成劳动任务。

  “没有再犯罪的危险”,除符合刑法第八十一条规定的情形外,还应根据犯罪的具体情节、原判刑罚情况,在刑罚执行中的一贯表现,犯罪的年龄、身体状况、性格特征,假释后生活来源以及监管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3、法定的刑罚执行时间条件

  假释只适用于已经执行一部分刑罚的犯罪分子。《刑法》第八十一条:“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4、不能适用假释的情况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1)不管对罪犯所判处的是什么刑种与刑期,对累犯不得假释。

  (2)对实施了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并且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假释。”暴力性犯罪“除了上述列举的几种犯罪外,还包括其他对人身行使有形力的犯罪,如伤害、武装叛乱、武装暴乱、劫持航空器等罪。

  (3)对于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暴力性犯罪人,即使减刑后其刑期低于10年有期徒刑,也不得假释。

  二、适用假释要注意哪些问题

  1、法律对适用假释规定了严格的司法程序,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根据刑法第82条规定,对于犯罪人假释的,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符合假释条件的,裁定予以假释。

  2、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3、假释的考验期限:犯罪分子的假释考验期限因原判刑罚及执行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根据《刑法》第83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其假释的考验期为原判刑罚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即宣告假释时原判刑罚的剩余时期。刑法对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则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其假释的考验期限为10年。根据刑法第83条第2款的规定,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三、假释适用于什么对象

  假释只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但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除外。

  假释是对犯罪分子有条件地提前释放,同时,国家并不排除对其继续执行尚未执行的那部分刑罚的可能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假释不适用于被判处其他刑罚的犯罪分子。

  以上就是关于2022最新申请假释的条件及其相关问题,罪犯减刑后又假释的,间隔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对一次减去一年以上有期徒刑后,决定假释的,间隔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六个月。希望这些资料和步骤足够的清晰,假如您对此仍有疑问的话还是建议您到相关律师事务所咨询,希望对您有帮助,感谢您的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