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法律论文 > 其他论文 > 被冷落的真实──袁氏宗谱记载的乡村纠纷研究(下)(1)

被冷落的真实──袁氏宗谱记载的乡村纠纷研究(下)(1)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8-14 05:57:33 人浏览

导读:

【摘要】通过对民俗乡例,族谱方志的文本研究,分析国家法的进入对族人法意识的影响,以及国家处理乡村纠纷的策略的社会效果,进而探讨国家村落治理存在的缺陷。或许以政治法律的角度转换为尊重民风习俗的社会角度,才更为合理。本文选择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纠纷加以“深

【摘要】
通过对民俗乡例,族谱方志的文本研究,分析国家法的进入对族人法意识的影响,以及国家处理乡村纠纷的策略的社会效果,进而探讨国家村落治理存在的缺陷。或许以政治法律的角度转换为尊重民风习俗的社会角度,才更为合理。本文选择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纠纷加以“深描”式的解读,分别涉及清朝年间的坟山争讼与当代的水利资源的争夺产生的纠纷。再通过小叙事,大视野的“问题中心”范式的进路,剖析“表达”与“实践”分离的深层次原由,从而最终试图呈现那段被冷落的真实。
【关键词】宗谱;深描;问题中心

  
三,结语 

  通过不厌其烦的叙述与分析,无非提供给另一种视角,即宗族的存在是深植于血浓于水的亲情网络,熟人社会的地缘网络而形成的。在历经了数百年的风雨行程后,每个族人/村民也都更加明白宗族的重要性。正是因为有了宗族组织,才使得他们建立起了牢固的身份认同,形成了“无需法律的秩序”。[81]难怪陈进国在完成福建的风水研究后发出这样的感叹:“现代人实在没有理由和资格,带着独断论的思维和‘上帝’的眼光,持续地对中国的古人和民众体察世界的智慧、情趣表现出思想的乃至批评的无端的骄傲,尽管民众的诗性智慧也充满着诡异和算计。”[82] 

  在这不了了之的最后,笔者借用社会学者郭于华的一段话,以此共勉: 

  “一个好的社会研究者,应该是最具社会学想象力的人——以充满智慧的心智品质承担解释,说明人类处境,启示人的觉醒的责任。正是此意义上,从事学术事业的内在冲动——人文关怀,社会责任,求知的好奇,破解谜题的乐趣将融为一体。记录普通生命的历程,书写未被书写的历史,改变以往仅从精英的角度对社会变革的关注和分析,从底层的视角,为沉默的大多数关注和破解社会转型,从事这些工作,我们需要良知和记忆,需要洞穿历史与现实的眼光,需要深沉的悲悯之心和浑厚的智慧。如此,才能从平凡琐细中构建出大气磅礴,从细语微言中挖掘出洪钟大吕,生产出有意义的知识,而不是在重大的社会问题面前沦为一个米尔斯所痛斥的‘打零工’的社会学者。”[83] 

  致谢: 

  论文完成之际,感谢我的导师王有强富有见地的建议和严谨的“把关”;感谢李磊同学,本文的一些观点和框架是在与其的交谈中获益良多,还有其无私的提供笔记本为我写作之用;感谢四年来朝夕相处的同窗好友和关注本文写作的幕后者;感谢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陈进国博士,其对论文修改提出的意见和本文写作所提供的书目,开阔了笔者的视野;但是本文最终是献给我的家人和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正是那里的土地和甘泉养育了我,这段被冷落的真实也将时刻提醒我,我的根在那!   

  

附录
 

  附录一:祖坟山纠纷 

  袁氏祖坟山宗卷(一) 

  抄缘荫婆墩顺治三年 招案 

  本府太老爷聂 招详 

  钦差提督学政江西按察司副使张台下一问得一名刘泌道年五十岁南康府都昌县民牧招刘泌道与在官刘如幼及抗不到官本县生员刘如佐俱是一家叔侄与在官袁继三等住相邻近两姓世结为亲如佐枉人黉宫不合不守卧碑时适改革倡乱曲乡继三等通族原有祖坟一堆通前撤后计载一十四亩叫名荫婆墩座落刘泌道屋后其址边界继二等之祖原葬有始祖妣罗氏在本山之后续葬石氏坟墓在上墙内系泌道屋基外系袁继三坟山向有旧墙界止明白立有碑铭蓄禁乔木子孙世守每年春秋醮祭正德年间刘姓贪图风水词经 道府审明有议约印召存证向各照分管业无异至顺治元年三月内时值表明袁姓通族子孙袁继三等办席临山祭扫祖坟却见墓台卸塌用功修砌泌道等伊坟山逼扣已屋有碍地胍欲乘机混争墙外馀地不思业经数百余年不合辄听刘如佐从中唆使伏其主谋竟尔纠集族众如幼等多人逞凶斗争占山场欧伤不在官袁国盛国姣有孚等并将不在官袁承祖拿足归家不放当继三等抱忿情激具状告赴本府署印通叛聂处提质拒捕不出随以兵变因而案*未结以致继三毕忿努占山受欧未雪心怀不甘备将杀占事情具状於顺治三年五月二十日赴提学道张台下接临本府告谁蒙批仰南康府免报蒙胧府转行本县提质去一当如佐入府应考就便带质在官歇家袁复领出好如佐自合听理为是不合私自逃回又票行该学严催玩违不出着令原保袁复领票拘唤如佐不合竟交将复软禁私家上狱有在官家属四仔县呈回报差人严拿蛮肄拒捕负隅乡居谣言狂歼举动乘张有千悖逆玷污学宫止获泌道与如幼二犯到府袁姓能族公呈有在官生员有临等连名将险谋越占杀合拒捕欧差事继三将七命蔽冤事严行究治如佐方放保入归家以抗官杀保事继三又以法究主谋抄杀通剿乱靖地事各投拆在卷 宪件难容人霸蒙府催拘泌道如幼与继三有临袁复及干证陈旺蔡英伍梅一干前来鞠问继三执出刊刻族谱并正德年间议约殊照递呈府阅细询泌道并无片纸个字存据吐称只历袁姓清明时节修砌墓坛泌道误听如佐主使混争墙外馀地并无别情如佐见今改易世变布散狂言惑众负虎乡曲族大人繁不服勾摄勾摄是实 

  本府逐一研讯前情明白 

  审得泌道与袁继三山居接邻亦世有瓜葛这谊者也继三族众之祖山名曰荫婆墩而刘族之居即与之相连植墙为界墙之内为刘姓屋墙之外为袁家山封树宛然立石凿据自元迄今祖歼累累未有侵凌也即正德年间两家曾经告理又复立有议约亦已相安多年矣去年三月继三族众因清明修整坟台泌道谓其侵越遂集多人兢千致有损伤而去另刘如佐实际为主使业已控前署府寻值兵变原案遂尔*封是适会宪台按临继三之风夙憾未伸复行控呈差役行拘仅仅泌道如幼二犯当官耳雨相质审继三谱契约照昭然而泌道无片纸足凭也其为袁氏祖业固有不辨自明矣惟是二家所争还坟垣起尺即其所告格伤多人义幸保全无恙惟如佐者原不难一出对薄以听处分乃差役行拘则负隅抗拒保刻往唤则销禁土狱而且言语狂舛举动悖逆殊足骇人听闻如此败类荡检之徒似不宜复厕之黉序中为宫墙之玷矣除将刘泌道如幼重杖示惩外其未到生员刘如佐伏侯批夺另行提结将泌道等取问罪犯 

  一议得刘泌道如幼所犯俱合依不应得为而之事理重者律各杖八十有 

  大诰减等各杖七十审俱有照例纳米赎罪与告实袁继三供明陈旺等俱侯招详九示遵照追赎完日发落赛家肆业 

  一议照出陈旺等名纸刘泌道如幼各民纸银一钱各罪米银三两五钱袁继复各照纸银二袁有临官纸银二钱 

  追贮库听侯解留 

  一招称袁继三等祖坟山刘泌道基层各照旧以墙为界管业在后二家不许混争其生员刘如佐抗未出官伏侯批夺另结馀无照 

  顺治三年七月 日详奉 

  钦差提督学政江西按察司副使老爷张批 

  本府清军馆陈军招详 

  钦命总督江西全省讨逆军门老爷金 下 

  一问得一名刘泌道年五十岁南康府都昌县民状招刘泌道与在官袁继三住居相近向联姻亲元朝年间继三祖手将祖妣罗氏石吴氏葬在本县地名塘西阴婆墩近刘泌道屋后砌墙为界有碑志可据至明朝洪武初年继三祖手复将本山抄报四亩纳税管业无异顺治二年三月内继三目击坟前被刘姓改水移桥竖墙越界继三遂与族户袁有承祖威等前来坟所修砌祭扫泌道等就不合肆行阴当以致彼此互相角口泌彼时视其人少又不合率在官如壮如幼辈都持器械伤及国盛国有孚抢匿于家有夙明正负伤逃归致今继三随告本府委詹照磨去一都勘袁明正国盛国蛟被枪伤回报本府泌道随捏士兵抄杀诉抵蒙会又委王大使踏勘果否划洗碎屋情由旋据本官归称目击屋宇完固并无划洗耳恭听情弊泌道又不宜不自悔过恃姓千烟乘乱逞蛮屡提拒捕以致继三再告兵巡仍玩不出继三愈加抱忿不甘本年六月廿四日军门金 经临南康就以七命为由备将但擅动刀锋致伤七命亦非细故仰陈同知从公讯审究解继三以颁布恩电阅始未文卷法斩谋占杀命事赴馆投到蒙严行该到催提一载泌道又不合恃强任意屡抗迭拘畏质竟不出时二府陈 清察宪法规定件尤恐霸延再着捕快前去该者设法密擒泌道与如幼等到官袁继三将杀占捏抵法究生死事泌道迹将原情势诬以杜讼端事各情投诉在卷蒙捕严拘一干有名犯证俱前来审问继三手执明朝正德十六年间刘氏之先有刘可庆将幼孩偷葬本山告经 道 府断迁印照议约袁氏历代家谱并万历九年丈量差薄当堂递察明再讯泌道吐称系彼屋后祖山相连言语吱唔且无谊契遗单可凭蒙木馆陈爷逐一研鞫前情是实 

  审得刘泌道之与袁继三比闾亦世戚也*起坟山祸结戈矛旧年三月内继三修砌祭扫与泌道构争告经前府案尖隔年继三之气未伸故于云夏镇台遇临之时有云望解悬之控批行卑职正欲讯执而平之催牍盈箱行勾如织阂以报泌道之影也近始奉宪严提到官细鞫继三之祖山名曰荫婆墩植墙为界距泌道屋不数武自迄今树累累碑石尚存刻谱以墙外为袁氏之山墙内为之毋论墙界难撒即使袁祖占据而庵有之亦已年历数百朝易三代岂其子孙不认为世守之业也况泌道之词屡诘屡遁无片纸足凭哉所可异者继三之兄大谟谓其侄承祖被杀迷尸词中添告七命原情势诬之诉亦非无因故国盛国蛟之被伤经验在卷又不可以虚捏论要亦泌道 人为也与如壮如幼之佐焰并当伏儆山屋俱照原墙界管馀未至官免再提据旧按委官报称袁承祖生死未得着落似悬将泌道等取问罪犯 

  一议得刘泌道如壮如幼所犯俱合依不应得为而为之事理重者律各仗八十有 

  大诰减等各仗七十俱系民有力照例纲使用权赎罪其供明袁大谟告实继三等俱候详允解留遵照追赎完日发落 

  一照出袁大谟供明免纸王立陈旺蔡英袁懋忠各民纸银一钱告实继三纸银二钱刘泌道如壮如幼各纸银二钱又各赎罪米银三两五钱俱追贮库橐发买各备帐听候解留取库妆缴 

  一招断本山继三以墙外为界泌道以墙内为界在后各照业二不许越界侵犯杜争端馀无照 

  顺治三年七月 日详 

  钦命总督江西全省讨逆军门老爷金 

  计开执照一纸 

  告执照犯人袁继三生员袁有临等为乞赏印照永杜后祸事朝廷版籍为证民间印信足凭贫有祖山一只通前辙后名曰荫婆墩自元葬祖妣罗氏自明叠葬祖妣石氏昊氏在山前后东至刘可庆屋墙为界西南迄北俱至庆田为界洪武初年抄报计山四亩后万历八年奉丈加山共计一十四亩纳粮发差植树护荫管业无异冤山坐落可庆屋后正德十六年可庆涎谋贫山风水偷葬幼孩贫祖告经道府蒙经府审明给印照写立议约存证后可庆子孙消败将基转卖与伊族刘金枢立庄讵枢裔刘泌道如壮如幼等听备痒刘如佐主使乘今改革恃族人繁改水路滋害风水强谋祖山疆界杀伤七命告经臬司 巡道 抗提莫制又控 总督江西全省讨逆军门老爷金 蒙批 

  军馆陈 审结再控 

  学道张 颁布送 太爷台下昨蒙审明犹恐刘孽祸下旋踵细民有口难分辩理合抄录审语告乞赏给印照以为日批准给印照 

  南康 顺治三年七月日奉 府 印 

  (二) 

  康熙二十八年抄录荫婆墩看语 执照 

  县主康老爷看得袁刘徐三姓族繁姻联世戚已非一日矣癸亥年前令曾奉文修志遴委春元徐孟深篡辑旧章原任公安县令袁杰持稿以荫婆墩嘱载入志刘贤秩随后并书此袁氏贿谋之控由是来也卑职单骑亲勘此山坐扣刘屋登报十四亩丈六亩七分厘质审之下袁姓自明迄今万历印照批载甚悉皆谓墙以内刘之屋墙以外袁之山刘人坚以伪照昭为词经分争不一徐孟深亦谓虚礼载志并书袁刘燃初不知有今日之葛藤而甘为认遇及细阅前献则为袁氏之山凿凿有据而刘生又谓后树内为伊祖尹黄氏合墓为词呶呶不甘衿 狡辩碍难研审恐羁 宪法规定件相应并解部院太老爷安 

  批袁刘二族互争坟山前既有从断案印照自司析衷而定且袁杰供称志底原载袁氏祖妣后见志内将氏字改为刘字字书轻细等语只须志书一检即明乃该县亲自勘验之事不能剖断复解本都院查审不合仰速虚公定议别详夺缴 

  饶州朱道老爷 秦巡府宋 批审祥看语 

  看得江西风俗事尚堪舆锢疾相蒙最多冢讼未有各冢共冢互妣其妣如袁刘两姓之混纠者也按袁刘两姓俱为都邑旧族地名荫婆墩者前后有坟二处袁隆曰此先世之邱垅民维刘亦曰有先人之邱垅在焉两姓互持于顺治初年扮讼一次嗣经丈量已有定论康熙二十二年奉文修志袁姓有原任公安县令名杰者致稿于萧笔之举人徐孟深属其篡入荫婆墩一条俱载袁氏祖妣之墓为刘姓者使果确认为伊族之墓便当明目伥胆告诸通邑非改正为刘即划去此段而后即安默无一言旋踵袁氏之后私嘱孟深篡氏字为刘字暗藏袁字之下冀为日后张本夫清议所在而作如此举动刘姓未免心劳而计拙矣已而袁杰立控刘始迫而有言质审之际袁姓呼天抢地悲不自胜刘亦从而置辩事越数百馀载世远年洒凭何论断查此案衅起修志郎从志中所载折之可乎据称前矛后树在袁所载葬有罗氏石氏吴氏三穴皆妇人故得表为袁氏祖妣之墓刘难称有黄氏石氏又有伊祖尹三在焉律以女统乎男卑尊继之义胡然而亦以祖妣之墓概之也纵照刘供石系袁母再醮於刘故得冠以袁刘二字无论母出兴与庙绝有明文而一文两夫双只姓串列曾否果有此例抑贤子孙当如是向乎刘氏扪心自问其何以自解况袁历有执照印文炳存尤为确孟深翻覆其手迹可疑但在案皆绅袍祈士未便擅议谨据未道蠡测所及并录口供备呈伏乞 

  宪台电察始未片言定案则枯骨亦戴深恩而锢谷皆知革面矣部院大老爷宋 批 

  仰即执照确断妥议详夺勿得瞻情面致存葛藤缴饶州朱道老爷覆审看语 

  看得袁刘两造争坟一案若从刘贤秩所称后坟为尹三黄氏之墓而论则孙媳不应掩其祖考而男子岂统于妇人列据前坟之石氏为袁妇改醮而言则袁刘无合传之理故夫无两配亡条前详已据改志亡悖谬定此案之是非业蒙 

  宪台犀照批定执法断定道捺情度理细释前详情节已无剩义即覆讯时据刘贤秩狡以洗坟为词夫以数百年枯冢若果魂魄有知岂不自爱其骸骨为孝子慈孙者不知宜何痛护乃敢轻言断削观其执之愈力愈知其欲荫祸于袁而坟非其祖矣再查原案有线署道奉前 

  宪批审曾行县查覆荫婆登报一十四亩实丈六亩七分六厘历为袁姓办粮除袁山实丈之外更无剩丈余山刘贤秩所称办粮二亩五分并无佐证则此坟是袁非刘无容旁滋疑窦矣刘贤秩谋占人坟徐孟深曾改志书均应从重究凝但事犯在 

  恩赦以前其应否免议 洪恩出自 

  宪台非本道所敢擅便也其志书应否留载此条改正袁氏并行该县定袁界以斩葛滕统侯 

  宪台飨批遵行等因呈详去后奉批前因合就檄行为此仰府官吏即便遵照院,批事理应即檄行都昌县将袁明睦等阴婆墩坟山立明地界永断葛滕其志书亦并飨行该县删除具文呈报本道以凭转缴立案毋得犀违烦催未便道老爷行县票前去合就檄行为此仰便遵照院批事理速将袁明睦等阴婆墩坟山星即立明地界永葛滕其志书该县仍行删除一并具方呈报文道以凭转缴立案毋得犀违取究未便署印县主王老爷详文因到升职职前奉 

  宪缴当思束装前往立明地界将志书内删除此条早完上件转思袁刘二姓巨而且悍互相争装潢动拥数千人称干比戈小则抢掠大则杀伤卑职曾为排难解纷彼此毫不相下以致讼经数年所以不容不再四踌躇潜为体认夫以绳经宕靖之狱囚勘复起争端是自卑职挑之难堪者此其一湖水傍城亲身巡查犹虑不侧设盗伺空虚无以捍患是尤卑职之所以难勘者此其二农忙伊迩俱有事于田畴一闻立界势必两族姻娅扶老携幼相率而观致荒农业是升职之所以惮于勘者此其三今奉檄催拟令据实详明伏祈俯垂都民枭悍情形且宪案如山谁敢断赏宽于农结之日卑职再集两族绅令曲为婉谕令其释然徐为勘界删志庶两姓免祜皆 

  宪台抚恤之良法矣卑职目切实非敢意说统祈电阅俯久所请为此合备间由具申,县主王老爷看语看得南康府都昌县为鬼哭人冤万古奇惨事,奉江西按察使司分巡饶南九道佥事朱,宪牌内开案奉巡府都察院,宗案据该县详缴袁刘二姓所争阴婆墩坟山志书删除立明地界农忙似可少缓缘由到道据此就经前署道批志书既经删除仰俟立明地界永断葛滕无非为民息讼至意延今半载节交严案何日得结该县直视止上行为故纸矣本应提空经承承再严催为此仰县官吏查照院批叠催事理即将吉明睦等阴蔢墩坟山星速立明地界永断葛滕具文报道立等转报等,因奉此卑职就径于本月初九日单骑前往该都公所唤集两造户长预递无许操戈甘结在案彼即登山踏界去一就该署县事本县县丞王纬臣查香得阴婆墩是袁非刘。宪断已定卑职之所以不暇勘不遽勘者业已叠详在案复奉,严檄于本月初九前诣讼所袁明睦石夫备具当查刘姓蜂屯雍紧法不能绳恐多损伤因此单骑先行,踏明然后立石及登山周围清界墙以内乃刘住屋,之其墙以外乃袁丈报之亩不俊立石而界上已划卑职当多方劝论指陈利害一时登山叫号喧哗者亦且感且激而尚有不闻职语者途遇前来持蛮鼓噪刘贤秩刘静等磕头哀告卒不能上袁明睦兄弟紧依职身职大恕睦等具得免祸刘众亦挽首而退但界址有墙有堪形势分明委无挽扎洵如宪断后职离山三里许又据生员袁良彦等具禀报刘擒袁姓二名随查释放事关 

  宪委已经清界理合详明至刘众悍习乡宪无知应否邀恩免究赏准结案又在 

  宪台之洪思矣绿奉,院批事理卑职未敢擅便理合备由具申仗气召详施行须至册书者 

  告执照人袁明睦袁有深为乞恩赏执照永杜后患事贫祖山阴婆墩后葬祖妣罗氏前葬祖妣石氏吴氏墙内为刘之屋墙外为袁之山历有执照印文世守无异祸因癸亥年修志凡属山川邱墓俱已悉载无遗贫等循例将祖山阴婆墩载入志书袁氏祖之墓冤遭凭恶刘贤秩与奸举徐孟深有亲私相贿赂划氏字裁刘字蓦书袁刘祖妣异日后占山张本贫控,院道府县蒙总督江西全省讨逆军门老爷金审断此山是袁非刘定案详院蒙院批刘贤秩谋占人坟徐孟深增改邑志俱应从重空拟志书不必留载一并县钉定地界删除志永断葛滕贫思人无远虑必有后患目今志板难行删除有前志书未经删除者徐孟深家藏六本又发百十余本卖在各姓散而难收刘姓已收千余本恐世远年洒刘人个心难测复籍伪志为争端后患不能永绝幸逢仁天泽及枯骨化洽千载哭乞金批刘人伪志永不为凭并抄录详文审语赏印照二后患难生死载恩不朽子孙顶祝靡涯矣激切上告 

  县批立明地界删除志书俱已奉 

  康熙二十六年五月 

  (三) 

  宪批定有前志阴婆墩下所书刘字者悉属伪志在刘人不得籍伪志复起争端仰袁姓照宪案营业此照阴婆墩袁姓祖妣之葬地也自无迄今世守无异难与刘曾兴三讼而屡结印照均系断明是袁非刘铁案叠据不但立明地界并康熙年间所修县志具有改袁氏为袁刘者亦已奉 

  宪删除矣乃至今刘圣曲圣义等恃山坐屋后于乾隆五十七年强伐枯朽荫木一株怒挖复伐松苗数十余株激启两控在案蒙县主方据实审讯县袁有叠召存证刘无只字足凭即将刘重责复给袁姓执照三张兹当重修家谱妥将审语断语刊载谱首以示不朽云 

  袁刘两姓争山一案刘人仅以家谱呈验为凭谱载葬黄氏在屋后山并无阴婆墩字迹谱行住内补石氏行孝姑殁阴婆墩死胡名阴婆墩 县主方诘问袁姓自元至正德年间葬罗氏地名已斗阴岂逆知后数十年石氏孝姑阴死预名阴婆墩乎决无是况私载家谱亦不足凭徒任口说全无片纸字迹足据遂能古人之山乎况袁姓印照叠据议约册籍确凿载星炳则此山此坟委系是非刘无疑刘圣峨强辩希非打嘴二十仗三十刘圣曲打嘴二十仗三十取具遵依允服嗣后不许混争山砍伐柴斩树木永存结案以断葛滕五月十二日方县主审结牌批 

  批刘圣曲圣峨查尔祖上与袁姓控争数次有案可据尔何以并不查问明白亡行争占居以本县不能审断是非耶抑止以尔有确据含冠百十年今日可以翻前朝之案耶乃堂讯之下毫无确据本应枷示以警刁风姑念无知从宽免究嗣后如敢再犯定行重惩不饶 

  特调都昌县正堂加五级纪录十次方 

  审勘得贡生袁启有与刘圣曲圣娥等控掐阴婆墩坟山一案查阅再造确据袁启有继三于顺治九年经都昌县批给印照为凭康熙廿八年又有袁明睦有深抄录详文审语批给印照为凭墙以内刘之屋墙以外袁之山立明地界删除志书俱已奉 

  宪批定刘人不得籍伪志复起争墙批语严明印照确凿本县便道往勘墙以刘之屋墙以外袁之山上有坟二冢后棺独穴前冢两棺共穴查与袁氏宗谱互葬无异系袁姓祖妣之墓与前案勘审相同乃刘圣曲圣峨毫无确据恃其坐屋后始而侵伐阴本继而冒冢外山不法殊薄责以敬刁风坟山冢场仍归袁姓菅业取具两造遵依甘结存案此判 

  乾隆五十八年五月十一日 县主方大堂审语 

  (四) 

  先祖墓志案语之四 

  审看得监生袁炯等与刘学崇控争坟山一案绿袁姓自坟山一嶂名曰阴婆墩葬有祖坟坐落刘姓屋后自明以至国朝屡次控争俱经谳断墙以内刘之屋墙以外袁之山并有给发印照为据数十年来相安无异道光廿一年二月间刘崇学等复坐观亲托言防守盗贼在该山搭栅钉椿希图翻案争山取于袁姓祭扫之时率众出阴致相控讼兹经集讯得悉前情质这户证人等佥哄该山委系是袁姓已业刘姓实属亡争等语并据袁姓当堂呈验历次印照方粘抄相等实属夷案无可更易应仍照原断墙以内刘之屋墙以外袁之山本刘姓人等毋得再生妄想此次混争本应究姑念袁姓坟山紧靠刘姓屋场后一场牲畜践踏以及器物堆积渣宰雍塞在需刘照看仅予薄责具即将所搭栅屋及所钉木椿同时拆毁嗣后仍归和好毋得再蹈前辙致千重究取具各遵结完案此判 

  台下遵结民人刘学荣校文校颖学菅等今当太爷台前实结得民与袁姓互控一案恩沐 说明民村屋背袁姓祖山今春民等所钉木椿所搭之栅厂即行拆毁墙内系民之屋宇墙外系袁姓祖山沐 

  恩讯明袁姓祭扫永远不敢阴翼愿具遵结是实 

  道光廿一年五月初二日 具结 堂谕将校文打嘴二十管押候将栅厂折毁木椿拨讫再行释放 

  台下原告具遵监生袁宗易生员袁恭即得让生员绍稼童生绍洪抱告坤元即绍义德茂即成为 今当太父师台前实结生等与刘姓互控一案沐恩说明刘村屋背后系生祖山今春刘姓所钉木椿所搭之栅厂即行拆毁墙内刘人之屋宇墙外系袁姓祖山沐 

  恩讯明生姓祭扫永远不敢阻异愿具遵结是实 

  道光廿一年五月初二日 具 

  都昌县正堂曹 

  附录二:七房崇德公鏊支大事记 

  七房崇德公鏊支裔孙现居多宝乡浮山之南。一九七零年建多宝水库刘姓搬迁,七三年正式附我岭后为邻。一九七六年春旱,我村门口塘水未没浅滩,只三个潭有水。刘姓为抢水灌田,周密组织全村劳力于三月十二日用十二马力柴油机抽水,德进时任我村生产队长,为确保秧苗,人畜饮水生活之必须,据理与对方力争,双方争执不下,下午双方代表到大队要求干部解决问题。大队党支部书记余荣朋裁定:今天不能抽水,谁抽了谁负责后果。从大队回来后,刘姓不听大队书记的裁定,继续组织实施抽水。并扬狂言:就是要把塘抽干气焰十分嚣张,无奈之下,德进召集村人商议,村人纷言:是刘姓不顾后果蓄意肇事,是可忍孰不可忍。晚上八点左右德进带人阻其抽水。刘遗北首先出手,持进两尺长的竹烟管将德进头打破,双方发生械斗,晚上混斗人个有伤。刘某因治疗方法不当,入院第十一天后在县医院死亡。这时刘姓串联本族欺压我村更为甚,抬尸入德进屋施威。由于当时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政府对双方都施以法律制裁。刘遗北判刑三年,我村祖明入囹圄七载。德进被开除党籍。经济上双方均等赔偿死亡家属。而我村未通知本族。但本房各村在经济上紧急相助,得以解燃眉之急。七年中祖明家里人的生活由全村统一负担至其期满回家。 

  从此以后,门口塘凡农田灌溉,无论本村他姓只能用人力车水,不能使用其他工具。为敬告后代,特立此照,以传万世!是为之记! 

  鏊支裔孙 

  德月谨识 

  公元二零零五年 

  附录三:都昌袁氏宗谱大事记一览(清以前的大事记载于袁氏老谱,笔者未曾取得) 

  1, 抄録阴婆墩案(顺治三年---道光二十一年) 

  2, 蔡琥堰摄讼叙案(乾隆十九年) 

  3, 铃公坟山案(嘉庆二十三年) 

  4, 寻山屋后叠案(雍正十一年----乾隆四十一年) 

  5, 四房继 公鹧鸪岭议字(道光十六年) 

  6, 鹅落山案(乾隆三十三年—嘉庆十六年)三房鏆公金山寺前茶园嘴序案(嘉庆元年) 

  7, 三房攀公坟山案(乾隆二十九年) 

  8, 五房泙公所买水泡墩叫坟头案(乾隆三十三年) 

  9, 六房铃公嗣孙猫儿墩案(雍正八年) 

  10,七房沙怦山序案(乾隆十年) 

  11,十房珏公孟清围叠讼情由(乾隆二十三年) 

  12,江西高等法院第二分院确认港基所有权案(民国二十七年) 

  13,七房崇德进鏊支大事记(2005年) 

  14,高家舍,陶家岭两村迁坟协议(2005年10月2日) 

  附录四:村落与宗谱图片 

  

 

  

 

   

  (注:袁氏宗谱封面)

【注释】
[81] 根据笔者在乡村的亲身经历,本村族人/村民因个人原因触犯刑律的,闻所未闻。在族人/村民眼中,因个人原因争讼,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
[82] 陈进国:《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风水的历史人类学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p702-703。
[83] 郭于华:《社会学的心智品质与洞察能力》,载于《社会学家茶座》2006年第1期。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1] 《袁氏族谱》,地方编纂,2005年。
[2] 袁春总纂:《都昌袁姓志》,袁氏汇编小组出版2001年版。
[3] 陈进国:《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风水的历史人类学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5] 徐昕:《论私力救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 [日]滋贺秀三著张建国、李力译:《中国家族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7] 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阐述人类学论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9] 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10] 吴经熊:《法律哲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 费成康:《中国的家法族规》,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 杨方泉:《塘村纠纷----一个南方村落的土地、宗族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3年版。
[14] [英] 莫里斯·弗里德曼 著 刘晓春 译:《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5] 林济:《长江流域的宗族与宗族生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6] 徐扬杰:《宋明家族制度史论》,中华书局1995年版。
[17] 田涛:《被冷落的真实----新山村调查手记》,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8] 康乐、彭明辉 主编:《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19] 张晋藩 主编:《中国司法制度史》,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二)论文类:
[1] 常建华:《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载于《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2] 王塑柏、陈意新:《从血缘群到公民化:共和国时期安徽农村宗族变迁研究》,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3] 张佩国:《多学科的中国乡村社会研究:革命、宗族与方法讨论》,载于《社会》2007年第2期。
[4] 张小也:《从“自理”到“宪律”:对清代“民法”与“民事诉讼”的考察------以《刑案汇览》中的坟山争讼为中心》,载于《学术月刊》2006年8月号。
[5] 吴建新衷海燕:《明清广东人的风水观: 地方利益与社会纠纷》,载于《学术研究》2007年第2期。
[6] 李伯重:《明清江南工农业生产中的燃料问题》,载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年第4期。
[7] 卞利:《明代微州的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载于《历史研究》2000年第1期。
[8] 徐忠明:《小事闹大与大事化小: 解读一份清代民事调解的法庭记录》,载于《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 年第6 期 。
[9] 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载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
[10] 唐军:《仪式性的消减与事件性的加强---当代华北村落家族生长的理性化》,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11] 梁茂春:《如何看待家族制度---与徐扬杰先生商榷》,载于《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2期。
[12] 关传友:《论明清时期宗谱家法中植树护林的行为》,载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 17 卷第 4 辑。
[13] 梁坚、查昆岩、黄世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探析---以江西省为例》,转载于《农业经济导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05年第1期。
[14] 郎擎霄:《中国南方械斗之原因及其组织》,载于《东方杂志》30卷19号。
[15]郭于华:《社会学的心智品质与洞察能力》,载于《社会学家茶座》2006年第1期。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