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保险 > 交强险 > 交强险保险公司承保的范围是否包含交通费

交强险保险公司承保的范围是否包含交通费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02 06:47:39 人浏览

导读:

如果驾驶人要在道路上行驶的,道路上有序到安全隐患,每年发生的交通事故都在成千上万起,交强险是一项强制性要求司机购买的保险,那么交强险保险公司承保的范围是否包含交通费?阅读完以下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如果驾驶人要在道路上行驶的,道路上有序到安全隐患,每年发生的交通事故都在成千上万起,交强险是一项强制性要求司机购买的保险,那么交强险保险公司承保的范围是否包含交通费?阅读完以下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交强险保险公司承保的范围是否包含交通费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第八条规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被保险人在使用被保险机动车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致使受害人遭受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依法应当由被保险人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保险人按照交强险合同的约定对每次事故在下列赔偿限额内负责赔偿:

  (一)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50000元;

  (二)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8000元;

  (三)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2000元;

  (四)被保险人无责任时,无责任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10000元;无责任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600元;无责任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400元。

  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和无责任死亡伤残赔偿限额项下负责赔偿丧葬费、死亡补偿费、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用、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护理费、康复费、交通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住宿费、误工费,被保险人依照法院判决或者调解承担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和无责任医疗费用赔偿限额项下负责赔偿医药费、诊疗费、住院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合理的后续治疗费、整容费、营养费。

  根据该规定交强险的承保范围是被保险人在使用被保险机动车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致使受害人遭受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

  综上所述,交强险保险公司承保的范围包含交通费。

  二、交强险免责不赔偿的范围是什么?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情形保险公司在交强险的保险责任限额内不负赔偿责任:

  1、受害人的故意行为导致的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例如:自杀、自残行为,碰瓷等等;

  2、《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3款中规定的保险车辆本车人员、被保险人;

  3、因发生交通事故而导致的仲裁或诉讼费及与之相关的其它费用;

  4、间接损失,例如:车辆因碰撞而价值减损。

  三、酒驾导致的损失保险公司是否应该赔偿

  国务院颁发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2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

  1、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的;

  2、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的;

  3、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第一款就提到了驾驶人醉酒的,而这一款往往就成了保险公司拒赔的理由、借口、救命稻草,因为除此之外,保险公司找不到拒赔的说法,但当我们细细读完整条规定之后,会发现条例规定并不象保险公司所说一样,条例只规定:“在规定的3种情形下,保险公司要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而后有权向致害人追偿。”这一规定体现的是保险公司垫付的义务,但保险公司往往把这一义务性的规定包装成他们拒赔的托词;条例最后一句还规定:“在规定的3种情形下,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很明确的规定,保险公司免责的仅是财产损失。换言之,就算是在规定的3种情形下,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人身损害的,保险公司应该赔偿,毕竟交强险不同于商业保险,交强险不是为了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而是为了保护受害第三者的利益,我们不能因为被保险人或肇事司机的过错来对抗对第三者的合法权益,各地法院已有的持支持观点的判例也很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在“交强险”范围内,对酒驾导致的损失,如果驾驶人达到了醉酒的程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对人身损害的,保险公司应该赔偿。当然,如果达不到醉酒的程度,保险公司都得赔偿,因为酒后驾驶和醉酒驾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交强险保险公司承保的范围是否包含交通费的相关内容。综上,交强险承保的范围包含交通费,还包括对投保人的其他人身损失和财产损失等。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