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刑法> 经济赔偿计算基数

经济赔偿计算基数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3-17 10:57:52 0人浏览

导读: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是12个月的平均应得工资。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下面由法律快车的小编在本文详解经济赔偿计算基数的相关知识。
经济赔偿计算基数
  •   计算基数

      计算经济补偿时,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关于一个月工资是劳动者本人月工资、本企业的职工月平均工资还是当地月平均工资,在劳动合同法制定过程中进行了讨论和研究,最后规定月工资是指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之所以如此规定,主要有以下考虑:第一,保持制度的延续性,原有规定有不足的,适当进行修改。《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本办法中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用人单位依据本办法第六条、第八条、第九条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按照该规定,月平均工资在不同的情形下有不同的内容,这样的规定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护低收入劳动者的权益,但失之于设计过于复杂,不利于劳动者掌握。同时也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不同。因此,劳动合同法统一了月平均...

  • 经济补偿计算基数工资的确定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工资”标准如何确定?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在计算经济补偿时,以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或基本工资作为计算基数,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就必须理解“工资”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 经济补偿金是以劳动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应得工资为计算基数的。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以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来进行支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经济补偿金是以劳动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应得工资为计算基数的。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以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来进行支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经济补偿金的基数计算

    由于2008年1月1日之前施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下简称“以前规定”)并未对经济补偿金的基数进行封顶限制,而《劳动合同法》则对基数进行封顶,即如果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高于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简而言之为“3倍+12月封顶”。因此,在不同情况下经济补偿金的基数有所不同:

    1、如果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不高于上年度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按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确定。

    2、如果劳动者工资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三倍封顶的情形,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确定基数,同时实施封顶计算经济补偿的年限自《劳动合同法》施行之日起计算,《劳动合同法》施行之前的年限仍按...

  • 大家好,我是法律快车特邀嘉宾律师张睿思。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三条、第五条的规定,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及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用人单位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代替货币支付。社保缴费基数也叫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依据。想了解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否为工资,要先了解工资的概念。社保应当按照职工的实际收入缴纳,员工的工资决定了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但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存在下限,即一般是当地上年度社平工资的60%,而该下限一般高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以上海为例,2018年的社平工资为7832元,社保下限为4699元,也就是说,社保最低要求为4699元为基数,哪怕员工实际工资不到3500元,用人单位也必须按照4699元为基数缴纳。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工资与社保缴纳基数挂钩,但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与合同工资没有关系。
  •   核心内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和不能胜任工作解除劳动合同的,年限需要封顶,即经济补偿不超过12个月;而对于因医疗期满、裁员、发生重大客观情况导致合同无法履行也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一致意见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不受上述12个月的限制;工资基数,按照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

      某公司副总李某,自1995年1月1日开始在该公司工作,2009年2月,该公司进行组织架构的调整,李某所从事的岗位被撤销,在双方调整岗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形下,公司依法单方面解除了李某的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前,李某月薪2万,而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月工资的3倍为1万元。李某的经济补偿应当如何计算?

      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如何计算

      由于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对经济补偿计算标准的不同,依据李某的工作年限和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形,对其经济补偿的计算,需要以2008年1月1日为界限,进行分段计算。

      李某2008年之前...

  •   社会保险基数简称社保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那么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怎么计算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怎么计算:

      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资收入为缴费基数。

      (1)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

      (2)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3)职工工资在300%—60%之间的,按实申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

      每年社保都会在固定的时间(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数,根据职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申报新的基数,需要准备工资表这些证明。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有关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怎么计算的相关内容。

  •   核定缴费基数以河北省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简称省社平工资)为基准。(一)企业职工凡工资收入低于省社平工资60%的,按60%核定缴费基数;高于省社平工资60%的,按实际工资收入核定缴费基数,但是最高不得高于省社平工资的300%.(二)个体劳动者可以在省社平工资以上至300%的范围内,自主确定缴费基数。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