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劳动法> 职工职业病工伤赔付吗

职工职业病工伤赔付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1-07 14:23:33 0人浏览

导读:

我国职业病发病形势严峻,当我们从事某种职业,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从而导致我们在工作中患了一些疾病,职业病包括如下十类: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那么职工职业病工伤赔付吗?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以下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职工职业病工伤赔付吗
  • 职工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并被认定为工伤的,职工除了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外,还有以下四点值得注意:

    1?职工被确诊患有职业病后,其所在单位应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组)的意见,安排其医治或疗养。在医治或疗养后被确认不宜继续从事原有害作业或工作的,应在自确认之日起的

    2个月内将其调离原工作岗位,另行安排工作;对于因工作需要暂不能调离的生产、工作的技术骨干,调离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半年。

    2?从事有害作业的职工,因按规定接受职业性健康检查所占用的生产、工作时间,应按正常出勤处理;如职业病防治(诊断组)认为需要住院作进一步检查时,不论其最后是否诊断为职业病,在此期间内可享受职业病待遇。

    3?患有职业病的职工变动工作单位时,其职业病待遇应由原单位负责或两个单位协商处理,双方商妥后方可办理调转手续,并将其健康档案、职业病诊断证明及职业病处理情况等材料全部...

  •   我们知道职业病属于工伤一种。 职业病要进行鉴定,才可以申报工伤,按工伤保险的规定给予补偿。那么,职业病是工伤吗?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按《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劳动者“患职业病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工伤认定的职业病必须是《职业病目录》中公布的我国法定职业病,职工须有此类职业接触史,且经卫生机构诊断,确定为职业病的方可认定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要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引》中所规定的职业病防治法,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

  • 职业病是工伤,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对于劳动者认为自己患有职业病的,可以在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六条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便。《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按最高等级赔偿。

      职工既遭受工伤事故伤害,又被查处职业病的,都是工伤范畴,是两个部位的伤害。如果同时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根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14“4.2晋级原则”规定,应先对单项伤残程度进行鉴定,如果几项伤残等级不同,以重者定级;如果两项及以上等级相同,最多晋升一级。按鉴定的级别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如果是不同时间发生的伤害,分别进行了劳动能力鉴定,按最高级别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工伤医疗补助金、就业补助金。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

      人社部发〔2013〕34号

      十、职工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期间多次发生工伤的,符合《条例》第三十六、第三十七条规定领取相关待遇时,按照其在同一用人单位发生工伤的最高伤残级别,计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   当发生工伤事故之后,职工在工伤医疗期间内治愈,是可以要求工伤赔偿的。那么职工十级工伤伤残等级待遇是什么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职工十级工伤伤残等级待遇:

      1、标准: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

      2、要求: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分别按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支付本人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5条。

      4、备注: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整...

  •   我们知道,职业病一经认定为工伤,并且确定了伤残等级后,就可以全额报销诊疗费,享受工伤保险待遇。那么职业病认定为工伤的程序是什么?职业病认定期限是多久?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职业病认定为工伤的程序是什么

      (一)申请

      1、申请时效条件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因交通事故、失踪、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伤害及受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影响不能在规定时限内提出申请的,经用人单位书面申请,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30日。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

  •   在劳动中,有些职业由于劳动环境的特殊性,可能会导致在此环境下工作的劳动者患上职业病,劳动者患上职业病是可以向单位申请劳动赔偿的,那职业病单位赔偿的标准是怎样的?针对这个问题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疑惑,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职业病单位赔偿的标准

      因职业病被鉴定为一至四级伤残的,可以得到以下赔偿: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2、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

      3、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因职业病被鉴定为五、六级伤残的,可以得到以下赔...

  •   工作中发生工伤在所难免,在受了工伤经过伤情鉴定确定工伤的范畴,那么就可以得到工伤的相关赔偿。但是如果是非工伤呢?职工非工伤伤残赔偿标准是怎样的?非工伤的劳动能力鉴定费由谁出?非工伤的劳动能力鉴定种类有哪些?针对这几个问题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职工非工伤伤残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非工伤伤残赔偿标准,单位是不承担赔偿责任的,如果有涉及第三人的赔偿,可以向第三人主张赔偿。可以得到的赔偿可能有医疗费用,伤残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有被抚养人的情况下)等。

      首先,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不负责鉴定工伤等级,而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鉴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

      人身损害赔偿问题,由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所负责鉴定。可以由法院委托,也个人选择,但是个人选择往往会导致对方要求重复鉴定,所以最好请求法院委托鉴定。

      首先,人身损害赔偿的标准分农村和城市户口,但是索赔项目是一样的,具体...

  •   在日常工作中,如果员工收到人身伤害是可以去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那么职工工伤赔偿有哪些项目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职工工伤赔偿有哪些项目:

      (一)治(医)疗费。治疗工伤所需费用必须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二) 住院伙食补助费。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 外地就医交通费、食宿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四) 康复治疗费。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性治疗的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本条第三款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五) 辅助器具费。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