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综合> 二审民事案件审理期限

二审民事案件审理期限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1-08 14:19:21 0人浏览

导读:

众所周知,法院在处理一些比较复杂或者争议较大的案件时之所以会进行二审是因为法院在进行一审时的判决没有发生法律效力。那么,二审民事案件审理期限是多久呢?以下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二审民事案件审理期限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二审民事案件审理期限
  • 诉讼当事人或其他有关公民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不服时,可以提起申诉,即依法向法院或者检察机关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申诉是公民维护权益的一种方式,并具有法律效力。今天就带您一起了解下民事案件申诉时效为多长时间。一、民事案件申诉时效为多长时间申诉即申请再审,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应当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将再审申请书副本发送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书面意见;不提交书面意见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请人和对方当事人补充有关材料,询问有关事项。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再审;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二、诉讼时效的期间1、普...
  • 诉讼当事人或其他有关公民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不服时,可以提起申诉,即依法向法院或者检察机关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申诉是公民维护权益的一种方式,并具有法律效力。今天就带您一起了解下民事案件申诉时效为多长时间。一、民事案件申诉时效为多长时间申诉即申请再审,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应当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将再审申请书副本发送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书面意见;不提交书面意见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请人和对方当事人补充有关材料,询问有关事项。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再审;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二、诉讼时效的期间1、普...
  • 在我国的案件纠纷有较多分类,但是其可以归属为三大类,分别是民事纠纷、刑事纠纷以及行政纠纷,而三大类型的案件纠纷都有各自对应的诉讼法,因此行政诉讼也有着自己的特征,那么今天一起来看看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是什么以及相关问题的解答吧!一、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是什么1、选择复议原则;2、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原则;3、具体行政行为不因诉讼而停止执行原则;4、不适用调解原则;5、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6、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二、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的区别是什么1、二者受理的机关不同。行政诉讼由法院受理;行政复议由行政机关受理。一般由原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受理,特殊情况下,由本级行政机关受理。2、二者解决争议的性质不同。人民法院处理行政诉讼案件属于司法行为,适用行政诉讼法;行政机关处理行政争议属于行政行为的范围,应当适用行政复议法。3、二者适用的程序不同。行政复议适用行政复议程序,而行政诉讼适用行政诉讼程序。行...
  • 正文: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46条、第135条的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经济纠纷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民事、经济纠纷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   根据法律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一审期限为6个月,如果存在特殊情形,可以申请延长,经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适用更多关于民事案件审理期限的相关知识,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您来解答这个疑惑。

      一、民事案件审理期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的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3个月。

      二、什么是审理期限

      审理期限,一个诉讼案件从立案到审结所能持续的最长时间。在中国,刑事诉讼案件一审最长时间为3个月,二审一般为2个月;适用简易程序的刑事诉讼案件审理的最长时间为20日,对可能判处有期徒刑超过3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民事诉讼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最长时间为6个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最长时间为3个月。行政诉讼案件一...

  •   审限是民事诉讼重大程序问题,超审限审判意味着程序违法,故准确理解简易程序审理期限对正确处理案件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民事案件审理期限是多久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民事案件审理期限:

      在我国,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主要包括一审、二审和再审的审理期限。

      1、一审审限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不能延长,若3个月内不能审结,转为普通程序继续审理(由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审限从法院正式立案的次日算起。)。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

      2、二审审限

      人民法院审理二审民事案件一律适用普通程序,审限为3个月,特殊情况由本院院长批准延长;针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0天,不能延长。

      3、再审审限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案件...

  •   我们知道民事诉讼是诉讼的基本类型之一,那么,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是多久?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通常为三到六个月内。《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