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劳动法> 拖欠工资投诉时间不能超

拖欠工资投诉时间不能超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0-13 15:35:04 0人浏览

导读:

拖欠工资一般超过一年属于超过仲裁时效,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拖欠工资之日起一年内提起劳动仲裁。如一年内提起仲裁,又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即超过了仲裁时效。那么拖欠工资投诉时间不能超?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拖欠工资投诉时间不能超
  •   公司拖欠工资的,员工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也可以依法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或者协商解决。

      《劳动法》

      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 工资对于每个人劳动者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它是大部分经济生活的来源。那么,在出现公司企业拖欠员工的工资的时候我们会怎么选择呢?肯定是会选择诉讼或者仲裁。那么,拖欠工资的仲裁时效为多久呢?今天就带你了解与它相关的法律问题。下面,请看详细介绍。一、拖欠工资的仲裁时效为多久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原则上,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现实中,一些劳动者由于害怕失去饭碗,即使知道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也不敢主张自己的权利,因此,法律为了充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在时效方面又做出了特殊规定。该法第二十七条第四款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法谚有云,法律不保护沉睡的权利。从时效制度...
  • 拖欠工资是可以报警的。拖欠工资的,应当先向当地劳动局投诉,经劳动局通知后,用人单位仍不支付的,可以报警,控告老板的违法犯罪行为。另外,也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的,还可以向法院起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   在工作中,一般劳动者遇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都应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么,拖欠工资要到哪里投诉?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1、劳动局

      2、劳动仲裁委

      拖欠工资经济补偿金、拖欠工资赔偿金劳动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1、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5、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6、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公司拖欠工资的,员工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也可以依法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或者协商解决。

      《劳动法》

      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   我们知道,职工向企业提供劳动服务,企业为职工发放工资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那么公司拖欠公司,员工要上哪投诉呢?针对这个问题,以下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公司拖欠工资到哪投诉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内容仅供参考。

      一、拖欠工资的认定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的规定,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逾期支付,即属无故拖欠工资。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1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约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5日内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1、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

      2、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

  •   昨天,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就省政府提请的《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草案)》进行了再次审议。如果审议通过,该条例将于7月1日施行。

      对于拖欠工资的投诉 用人单位有责任提供证据

      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丁祖年向常委会说明,针对实践中处理拖欠工资投诉时用人单位不予配合,致使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障的突出问题,建议增加一条,来明确用人单位负有提供证据的责任: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调查拖欠工资的投诉时,被投诉的用人单位负有提供工资支付凭证等证据的义务。用人单位不能提供证据证明未拖欠工资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

      建立职工工资支付保证制度 兼顾劳资双方利益

      法制委研究认为,针对一定区域内的行业和企业特点,推行工资支付保证制度(即通过在金融机构设立工资支付专户或者由金融机构出具保函等工资支付保证制度),可以有效地兼顾企业与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为此,立法规定:目前除了建筑...

  •   大家好,我是法律快车特邀嘉宾任一果律师。

      先填写群众来访登记表,把自己的诉求和理由详细的描述出来,由劳动部门开具调查函,要求员工拿给公司的负责人或者老板,双方在约定的时间来劳动部门就相关的问题,在工作人员的主持下,组织调解,调解成功,双方在调解书上签字确认,调解不成功,可以建议劳动者去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可以大大节约时间,协商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如果双方确实协商不了的话,就可以通过仲裁来解决。劳动争议申诉书一式三份;到工商局查询公司的工商登记资料一份;本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一份;复印证据资料一式三份,如劳动合同或协议、工资单、工牌、上班打卡记录、同事的证人证言等。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一般都是向所在区、县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员工被拖欠工资后,如果员工因此解除劳动合同的,那么申请劳动仲裁时要注意诉讼时效。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