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房地产法> 农村土地征用纠纷

农村土地征用纠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0-27 17:11:32 0人浏览

导读:

在农村发生土地纠纷以后可以找村委会调解处理,如果村委会调解无效,可以找乡镇人民政府部门调解处理,可是调解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如果双方当事人都不愿意接受调解,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土地侵权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关于农村土地征用纠纷?您想了解更多内容,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土地征用纠纷
  • 虽然农民对于农村土地并没有所有权,但是农村土地征用对于农民而言非常重要,农民的年收入只能依靠土地上的农作物,所以征用农村土地时需要对农民进行补偿,国家也出台了农村土地征用的新政策,也有相关部门对其进行了解读,那么2019农村土地征用的政策及解读是怎样的呢?一、2019农村土地征用的政策及解读1、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缩小土地征收范围,探索制定征收目录,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围,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政策解读: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可是现实中,某些地方政府以公共利益为名征用农民集体土地,却将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建设等。而在对农民补偿方面,国家规定土地补偿费和土地安置补助费加起来,不超过土地前三年平均产值的30倍。如果按照农业种粮的用途进行补偿,按一亩平均毛收入1000元来算,每亩30倍才3万元,可被征收后建成楼房,一平米就要卖5...
  •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诉诸法院的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的纠纷案件与日俱增,案件类型也日益复杂,仅以正阳为例,2008年受理土地承包纠纷22件,较上年增加4件,土地承包案件的增多,影响农业生产的安全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引发的原因特点

    ㈠土地承包纠纷的特点:

    土地承包纠纷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俗话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减免了税收,实行粮种补贴,农民更加珍惜土地。出现了种粮热潮,这种热潮的出现,刺激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了大部分外出经商、打工农民回乡承包土地,导致了农村承包土地纠纷的增多,可土地承包纠纷在处理时矛盾大,工作难做,引发上访苗头。

    ㈡土地承包纠纷的原因:

    ⑴土地承包经营权侵权引发的纠纷。①在原地取得承包地后婚嫁到新地,原地收回其承包地引发纠纷;②死亡后,土...

  •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中普遍存在两类突出问题,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签订过程中民主议定程序存在瑕疵,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法院发出司法建议,如承发包事项公示应充分合理、严格依法依规进行民主议定、承包事项批准手续要合法等。下文为您一一介绍。天津一中院审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前述三个案例,在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中较为典型,凸显出农村土地承包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两类突出问题:一是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签订过程中民主议定程序存在瑕疵;二是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一)民主议定程序存瑕疵土地管理法与农村土地承包法对民主议定的要求是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二分之一以上即可。民主议定在农村决策中主要是通过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大会或者村民代表大会方式实施,有时还需要报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在农村土地承包过程中,未经民主议定程序或民主议定程序存有瑕疵的现象在...
  •   大家都知道农民是没有土地所有权的,虽然他们在土地上建立宅基地与种植粮食,但是他们只对宅基地与土地上的粮食具有所有权,所以对于农村土地征用的问题有很多人感到疑惑,比如说农村土地征用赔偿归谁呢?到底是属于农村集体组织还是个人所有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农村土地征用赔偿归谁

      1、土地征收后的土地补偿款归土地所有人所有。即征收农村土地的,土地补偿款归村集体所有,不是给农民的补偿。至于村集体如何分配土地补偿款,通过村民大会或者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

      2、对于土地征收中青苗补偿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等,归青苗或者地上附着物的所有人享有。即属于实际耕种土地的农民享有。 3、对于土地征收中的安置补助费,由享有安置权利的村民享有,直接发放到村民手中。

      二、土地补偿费

      土地补偿费,是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

  •   土地征用和土地流转都属于我国对于土地使用的形式!可你知道这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吗?存在着什么样的区别呢?今天法律快车小编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关于土地征用和土地流转它们之间存在的区别,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土地征用与土地流转的区别

      土地征用一般是国家或者政府单位,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经过正规合法程序,有偿性进行征用,征用后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等都将发生改变。

      土地流转是在保证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不变的情况下,流转土地经营权。其流转可以是个人之间,个人与企业之间进行。

      即流转后的土地还是属于承包人,而征用后的土地将不再属于个人,属于征用单位或国有。

      二、土地征用和占用的区别

      征用:指国家将集体所有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并收回使用权;或将城市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经法定审批程序后是合法行为。

      占用:一般是指非权利人占有土地,属于侵权行为。 当然,此处所说占用属于侵权是一般情...

  • 房产证和土地证是证明房屋产权归属的重要证件,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对房产证和土地证不甚了解,那房产证和土地证的联系有哪些?现在房产证和土地证合一了吗?一、房产证和土地证的联系土地证是证明你拥有该块土地使用权的证明文书;房产证是证明你拥有该房屋所有权的证明文书。有部分城市实施房地合一发证,即房产证与土地证合并颁发一张证。房屋所有权证(即房产证)是你拥有房屋所有权的证明,凭房屋所有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可以对房屋行使买卖、赠与、出租、抵押等权利。土地证只是证明你的房屋拥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权,如果是国有土地使用证,那么其上的房屋可以进行买卖、赠与、抵押、出租等;如果是集体土地(或宅基地),那么其上的房屋就不能抵押,买卖、赠与也需要得到村镇相关部门的同意方可办理。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只有两个:一是城镇土地国家所有,二是乡镇土地村民集体所有。因此,任何单位不能单独买卖土地所有权,可以通过出让、划拨、租赁等方式取得...
  •   在现代社会进行农村的征地是一个十分常见的事情的,农村的征地必然是伴随着相应的农村征地补偿的,但是很多人都是不知道这个补偿款怎么分配的。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农村土地征地补偿款该怎么分配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农村土地征地补偿款该怎么分配

      (一)青苗补偿费和地上附着物补偿费

      青苗主要指正生长尚未成熟的农作物或正在生长的经济林木。地上附着物是指除青苗以个依附于被征用土地上的附着物品,如房屋、其他固定设施及一般林木等。青苗补偿费和地上附着物补偿费是指由用地单位对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和地上附着物被毁掉而向种植该青苗的单位与个人及附着物所有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

      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归青苗及地上附着物的所有者所有。青苗补偿费是对被征地农户财产损失的补偿,归属的原则是谁种植归谁所有。如承包方已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以转包、出租等方式流转给第三人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青苗补偿费归实...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申请书

      申请人:某村民小组

      负责人:侯某

      被申请人:某村村委会

      法定代表人:张某

      申请事项

      1、依法解除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租赁合同;

      2、请求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剩余的租金36000元。

      事实与理由

      2001年10月1日,被申请人租赁申请人120亩耕地发展林果业,租金按每亩1000斤小麦作为租金,也可以折合人民币,并签订租赁合同。第一年按每亩600元支付的租金,第二年按700元,以后由于小麦价格基本上都是六毛多,都是按600元支付的租金。2009小麦价格已经涨到0.9元多,被告仍按600元支付租金,严重违反合同的约定。经过多次协商,被申请人拒不支付申请人剩余的36000元租金。经查证,被申请人未经申请人同意已将该耕地转包给其他人,根据法律的规定,申请人有权解除合同。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有关规定,申请人特向某人民政府申请调解。

     ...

  •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具体的费用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定。更多关于集体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是怎么样的相关知识,接下来就为您来解答这个疑惑。一、集体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是怎么样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