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劳动法> 经济补偿需缴个人所得税

经济补偿需缴个人所得税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9-14 16:13:03 0人浏览

导读:

经济补偿金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劳动者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需按一定标准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取得收入的,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那么经济补偿需缴个人所得税?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以下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经济补偿需缴个人所得税
  • 经济补偿金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在《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的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中规定:

    对于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然后,按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   经济补偿金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劳动者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需按一定标准缴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取得收入的,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劳动者取得的一次性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包括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但是,考虑到劳动者取得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后,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工作,缺乏生活保障,因此,国家规定了对劳动者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最低标准,只有超过该标准的数额在按照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实际年限进行平均后,才向劳动者征收个人所得税。具体标准如下:

    1、以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为标准,低于该数额的,劳动者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高于该数额的,劳动者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举例说明:北京市2007年的年职工平均工资为39867元,那么该年职工平均工资的3倍是39867*3=11...

  •   问:国企改制后发给员工的经济补偿金要计个人所得税吗?

      广东深义律师事务所李迎春律师答复: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 (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 ,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附:

      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1〕5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进一步支持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推进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妥善安置有人员,维护社会稳定,现对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

  •   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经济补偿金其实是要缴纳个税的,那么经济补偿金的个税计算是怎样的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根据《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57号)文件规定,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退职费、安置费等所得要按照以下方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1、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的有关规定...

  •   个人所得税在进行计算的时候,是需要根据个人所得税法以及具体的工资来进行的,这样才能够确保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那么今天就跟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看看个人所得税计算标准是怎样的以及相关问题的解答是怎样的吧!

      一、个人所得税计算标准是怎样的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注: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二、工资个税怎么算

      税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

  •   在公司的运营过程中,股权转让行为是屡见不鲜的。股权转让也需缴纳一定的税费,股权转让企业所得税税率是多少?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疑惑。

      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规定:“转让财产收入,是指企业转让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债权等财产取得的收入。”因此企业转让股权取得的收入应作为企业的收入总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同时《企业所得税法》第十六条规定:“企业转让资产,该项资产的净值,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其中净值,是指有关资产、财产的计税基础减除已经按照规定扣除的折旧、折耗、摊销、准备金等后的余额。”

      原“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所得税税率是33%,另有两档优惠税率,全年应纳税所得额3-10万元的,税率为27%,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以下的,税率为18%;特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税率为15%。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另有3%的地方所得税。新...

  • 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

      答:根据《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57号)文件规定,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退职费、安置费等所得要按照以下方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1.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即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具体平均办法:以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以其商数作...

  •   个人所得税是以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但是并不是每位居民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有一个起征点,没有达到起征点的居民是可以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那么个人所得税标准计算方法是什么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个人所得税标准计算方法: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三险一金)-5000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扣除标准:2018年10月份起,个税按50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

  •   核心内容: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以及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均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以下是法律快车劳动法小编为你整理的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计算和缴纳内容。

      一、个人所得税税率

      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3.比例税率。对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