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刑法> 超过追诉时效如何计算

超过追诉时效如何计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9-07 11:07:19 0人浏览

导读:

计算追诉时效是根据法定最高刑进行计算的,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不再追诉。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法律快车小编收集整理了相关信息,提供给大家参考,欢迎大家的阅读!
超过追诉时效如何计算
  • 我们应该知道所谓的行政违法行为在生活中也是有很多的,然而,可能大部分人对于行政处罚可能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其实,行政处罚是有追诉时效的。那么,本文为您介绍,关于行政处罚的追诉时效规定?一、行政处罚的追诉时效规定《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第二款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要正确理解该条的规定,应把握三点:(1)该条的“发现时间”是指行政机关的立案时间,不是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的时间;(2)行政处罚追究时效的期限是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之日”是指违法行为完成或者停止日。如运输违禁物品,在途中用了10天时间,应当从最后一天将违禁物品转交他人起开始计算。对于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违法行为终了之日起算。如某公民自从接通电源时就开始偷电,该案的行政处罚追究时效应当...
  •   当发生刑事案件之后,如果要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追诉,需要注意追诉时效。那如何计算追诉时效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般犯罪的计算

      这里所说的一般犯罪,是指没有连续与继续状态的犯罪。这种犯罪的“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第89条第1款前段)。“犯罪之日”应是犯罪成立之日,即行为符合犯罪构成之日。由于刑法对各种犯罪规定的构成要件不同,因而认定犯罪成立的标准也就不同。对不以危害结果为要件的犯罪而言,实施行为之日即是犯罪之日;对以危害结果为要件的犯罪而言,危害结果发生之日,才是犯罪之日。

      连续或继续犯罪的计算

      “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状态的,属于连续犯;犯罪行为有继续状态的,属于继续犯。就连续犯而言,是指最后的一个独立的犯罪行为完成之日;就继续犯而言,是指处于持续状态的一个犯罪行为的结束之日。对于惯犯的追诉期...

  •   时效制度是刑法中一项重要的制度,任何犯罪都有追诉时效,数罪并罚作为一种刑罚处罚方式,数罪追诉时效如何计算?数罪并罚最高刑期是多少?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疑惑,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数罪并罚是什么意思

      数罪并罚是刑法中规定对一人犯数罪的情况下的一种量刑情节,对于数罪并罚的,分先减后并和先并后减两种,要区分不同情况分别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九条: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

      数罪中有判...

  •   时效制度是刑法中一项重要的制度,任何犯罪都有追诉时效,数罪并罚作为一种刑罚处罚方式,数罪追诉时效如何计算?数罪并罚最高刑期是多少?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疑惑,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数罪并罚是什么意思

      数罪并罚是刑法中规定对一人犯数罪的情况下的一种量刑情节,对于数罪并罚的,分先减后并和先并后减两种,要区分不同情况分别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九条: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

      数罪中有判...

  • 超过诉讼时效的补救措施:(1)继续起诉;(2)催告;(3)协商调解。虽然超过诉讼时效不受法律保护,但并不意味着权利灭失,因此,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国家赔偿时间计算是,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法律依据:《国家赔偿法》 第三十九条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的,适用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有关时效的规定。 赔偿请求人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赔偿请求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