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事调解 > 调解原则 > 行政调解有哪些法律法规

行政调解有哪些法律法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25 00:04:38 人浏览

导读:

行政调解涉及哪些法律法规?适用哪些案件?本文全面解析了行政调解的法律依据和适用案件种类,包括行政自由裁量权、行政裁决等。同时,也探讨了调解原则在行政调解中的重要作用。

  一、行政调解有哪些法律法规

  行政调解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以及一些专门的行政调解法规。

  1.在行政诉讼法中,明确规定了行政赔偿诉讼和附带民事诉讼可以适用调解。

  2.行政赔偿诉讼是在主要法律问题已经解决,行政侵权行为的违法性业已确认的情况下进行的,行政机关可以与原告就具体赔偿数额进行协商,达成调解协议。

  3.行政复议法也规定了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行政复议机关可以进行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

  二、行政调解适用案件种类

  行政调解的适用案件种类主要包括:

  1.行政自由裁量权案件:这类案件涉及行政机关在自由裁量权范围内的行为选择,法院可以在行政主体的自由裁量权范围内进行调解,使其行政更趋科学、合理。

  2.行政裁决案件:这类案件涉及民事纠纷的裁决,通过调解可以解决民事纠纷当事人的争议,同时避免行政主体对民事纠纷的过度干预。

  3.行政合同案件:由于行政合同具有私法特性,法院在审理行政合同案件时可以适用调解,尊重当事人的合意。

  4.行政指导案件:虽然行政指导行为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但通过调解解决具体行政指导产生的争议可以避免司法审查的困境。

  5.行政不作为案件:当行政相对人申请行政机关履行特定职责而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拖延履行或不予答复时,可以通过调解促使行政机关在诉讼中主动履行职责。

  6.行政许可案件:在行政许可的具体标准和条件规定中,给行政机关以合理裁量权的情况下,可以适用调解制度。

  7.行政征收案件:在行政征收的具体操作中,由于存在自由裁量的空间,法院可以在此幅度内进行调解。

  8.行政补偿案件:行政补偿涉及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公共利益受损的补偿问题,可以适用调解以公平合理地解决争议。

行政调解有哪些法律法规

  三、调解原则与行政调解适用

  在行政调解的适用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调解原则。

  1.调解应在行政机关职权范围内进行,不得超越其权限。

  2.调解应遵循自愿原则,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不得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

  3.调解应遵循合法原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4.调解应遵循公正、公平原则,确保调解结果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综上所述,行政调解在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中具有重要作用,适用于多种案件类型。在适用行政调解时,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调解原则,确保调解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行政调解在解决行政争议中扮演重要角色,但你是否知道其他解决方式?如想进一步了解,欢迎在法律快车提出你的问题,我们随时为你提供法律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