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法 > 民事法律行为 > 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 > 什么是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什么是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24 13:33:17 人浏览

导读:

本文深入探讨了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附条件民事诉讼条件以及民事行为能力的认定。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包括延缓条件和解除条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则需满足一系列条件。

  一、什么是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那些特别附加了某种条件,以决定该行为效力发生或者消灭的民事法律行为。

  1.这里的“条件”,指的是将来可能发生的不确定事实,它对于法律行为的效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2.根据条件的性质,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延缓条件和解除条件。

  (1)延缓条件限制的是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意味着只有当这个条件成就时,法律行为才会产生效力。

  (2)解除条件则是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持续,即当条件满足时,已经产生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将会失效。

  我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明确规定: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某些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成就时生效;而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成就时则失效。

  二、附条件民事诉讼条件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原告人必须是那些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人,即被害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经营组织。

  2.诉讼中必须有明确的被告人,以及具体的赔偿请求和事实理由。

  (1)这里的被告人,指的是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依法负有赔偿责任的人,如刑事被告人、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已死亡的被告人的继承人等。

  (2)被害人的损失必须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即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3.该诉讼必须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并由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对此有明确的规定。

什么是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三、民事行为能力的认定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三种。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主要依据两个标准:年龄和精神状态。

  1.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八周岁以上而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虽然成年但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被认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3.十八周岁以上的成年人,以及十六周岁以上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则被认定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了解了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相关知识,你是否对民事行为能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快来法律快车了解更多法律常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 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在外面的生活当中,我们都知道往往都是需要与法律打交道,很多人对于民事法律行为还是比较了解的,那么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

    #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
    人浏览
  • 您好,可以协助处理的,现在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分类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分类

    我国民事法律法规规定了附条件的民事行为,其中的条件包括延缓条件、解除条件、积极条件和消除条件。那么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分类?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

    #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
    人浏览
  • 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条件的特点
    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条件的特点

    核心内容: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中,条件应具有什么特点?附条件法律行为是当事人以条件是否成就来决定是否产生效力的行为。其中,条件应具有未来性、或然性、意定性、合法性

    #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
    人浏览
  •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指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开始或终止取决于将来不确定事实的发生或不发生的民事法律行为。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
  • 司法考试民法讲义之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司法考试民法讲义之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核心内容:民法是司法考试的考查范围,其关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如何考查?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民法总论
    人浏览
  • 法律分析: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设立一定的事由作为条件,以该条件的成就与否(是否发生)作为决定该民事法律行为效力产生或解除根据的民事法
  • 1、以欺诈、胁迫手段进行的民事行为,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
  • 户口本分户和不分户有什么区别
    户口本分户和不分户有什么区别

    户口本分户和不分户的区别:户口本不分户,子女无法享受补贴,不需要缴纳费用。户口本分户后,家庭的土地会重新进行划分,子女无法继承父母的土地;父母子女有两个宅基地,

    #民法
    人浏览
  • 16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6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6岁承担的法律责任如下:承担刑事责任,刑事的责任年龄是16周岁。民事方面,自己有工作收入的,可以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承担民事责任;尚在学习的,属于限制民事

    #民法
    人浏览
  • 进出停车场若发生事故,责任判定需考虑具体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若因违规停车导致事故,违规方需承担责任。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交通堵塞、安全隐患
  • 什么情况可以强制迁出户口
    什么情况可以强制迁出户口

    强制迁出户口的情况:离婚后房子已经明确的判属归于其中的一方,另外一方就是不迁出户口,可以强制迁出。房子因为买卖或者是继承发生了产权上面的变化,现在产权的拥有者可

    #民法
    人浏览
  • 行政诉讼的起诉条件主要包括:首先,原告必须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其次,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被告;再者,原告需要有具
  • 沈抚新区户口归哪管
    沈抚新区户口归哪管

    沈抚新区户口归沈抚新区派出所管。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以公安派出所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和不设公安派出所的镇,以乡、镇管辖

    #民法
    人浏览
  • 审核通过不一定算立案。自2015年起,我国立案制度由审查制改为登记制,立案不再需要审查。审核通过可能只是材料齐全,具体是否立案需看法院登记情况。若未及时处理,可
  • 户口消了身份证还能用吗
    户口消了身份证还能用吗

    户口消了身份证不能用。户口被注销后,原身份证均已失去法律效力。不管什么原因导致户口被注销,按规定身份证均应由原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将身份证收回。

    #民法
    人浏览
  • 你好,该鉴定所的上班时间和国家机关时间一致。
  • 怎么查户口所在地
    怎么查户口所在地

    查户口所在地的办法:查询自己户口可以到现居住地派出所查询,携带上身份证到户籍科查询,公民身份信息属保密范围,互联网上个人无法查询。个人户口本和身份证上有相关记录

    #民法
    人浏览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