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法 > 民事法律行为 >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 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24 19:02:30 人浏览

导读:

本文详细阐述了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行为的区别,深入解读了意思表示的理论,并全面梳理了法律行为的多种分类。通过本文,你将更深入地理解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和分类。

  一、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行为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1.民事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设立、变更和终止的行为,它必须满足合法性要求,即行为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才能产生法律效力。

  2.民事行为则更广泛,它包括了所有能引起民事法律效果的行为,无论是否合法。

  因此,并非所有的民事行为都能构成民事法律行为,只有那些合法的民事行为才能成为民事法律行为。

  二、意思表示的理论

  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它是指行为人将其内心的意愿通过一定方式表达于外部的行为。意思表示由目的意思、效果意思和表示行为三要素构成。

  1.目的意思是指行为人希望通过法律行为达到的具体目的;

  2.效果意思是指行为人希望其意思表示产生法律效力的意愿;

  3.表示行为则是行为人将其内心意愿以一定方式表达出来的行为。

  在意思表示中,目的意思与效果意思合称意思要素,表示行为是行为要素。目的意思内容依其法律性质可分为要素、常素和偶素。

  1.要素是构成法律行为必须具备的目的意思内容。

  2.常素是构成某类法律行为通常应含有的目的意思内容。

  3.偶素则是根据行为人特殊意志而确定的意思原素。

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三、法律行为类型分类

  法律行为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根据法律行为成立所需的意思表示的数量和方向:

  法律行为可分为单方法律行为(仅需一方意思表示即可成立)、双方法律行为(双方意思表示达成一致才能成立)和共同法律行为(两个以上当事人相同方向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才能成立)。

  2.根据法律行为所发生的法律关系性质,法律行为可分为财产行为(发生财产关系变动效果的行为)和身份行为(发生身份关系变动效果的行为)。

  3.根据法律行为的效果内容,法律行为可分为负担行为(使某人负担给付义务并为他人创设请求权的行为)和处分行为(直接使某种权利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行为)。

  4.根据法律行为是否以原因行为的存在为有效要件,法律行为可分为有因行为(以原因之存在为有效要件的行为)和无因行为(不以原因行为的存在为有效要件的行为)。

  5.根据法律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法律行为可分为主法律行为(不需要其他法律行为的存在即可独立存在的行为)和从法律行为(以其他法律行为的存在为自身存在前提的行为)。

  6.根据法律行为是否具有独立、实质内容:

  法律行为可分为独立法律行为(具有独立、实质内容的法律行为)和辅助法律行为(意思表示本身无独立、实质内容,只是作为他人法律行为效力完成的条件而存在的法律行为)。

  7.根据法律行为是否需要完成一定行为才能成立,法律行为可分为诺成行为(仅需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行为)和实践行为(除意思表示外,尚须完成一定行为方可成立的行为)。

  了解了法律行为的分类,你对其他法律概念还有疑问吗?在法律快车,我们致力于为你提供最专业、最全面的法律知识解答,快来发起咨询吧!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