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侵害人身权 > 公民人身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是怎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是怎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25 01:47:21 人浏览

导读:

本文深入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包括申领发放、使用查验等方面的规定。通过了解该法,我们能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保障社会秩序。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是怎样

  1.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是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而制定的法律。

  2.它规定了居民身份证的申领、发放、使用、查验及其相关的法律责任。

  3.此法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依照规定申请领取。

  4.居民身份证登记的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等,并明确了居民身份证的有效期、制作和发放程序。

  5.法律还规定了居民身份证的使用和查验要求,以及在特定情况下需出示居民身份证的情形。

  6.对于违反居民身份证法的行为,法律也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居民身份证的申领发放

  居民身份证的申领和发放程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相关规定进行。

  1.公民应当自年满十六周岁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2.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由监护人代为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3.居民身份证由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签发。

  4.在申领居民身份证时,需要填写《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交验居民户口簿。

  5.若居民身份证有效期满、姓名变更或证件严重损坏不能辨认等情形,应当申请换领新证。

  6.若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出现错误,公安机关应及时更正并换发新证。

  领取新证时,必须交回原证。

  7.对于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证的公民,可以申请领取临时居民身份证。

  8.公安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办理居民身份证的申领、换领、补领和临时居民身份证的发放。

  三、居民身份证的使用查验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公民在从事有关活动时,有权使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相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

  例如,在常住户口登记项目变更、兵役登记、婚姻登记等情形下,公民应当出示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

  2.人民警察在依法执行职务时,经出示执法证件,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以查明身份。

  3.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扣押居民身份证,除非依照刑事诉讼法执行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的情形。

  4.若违反规定使用或查验居民身份证,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公民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时,应当缴纳证件工本费,但对于生活确有困难的公民,可以减收或免收工本费。

  6.现役军人和人民武装警察申请领取和发放居民身份证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另行规定。

  了解了身份证法的相关知识,你是否对自己的身份证使用和保护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如有更多疑问或需要法律建议,请随时在法律快车上发起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