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合同纠纷 > 合同效力 > 可撤销的合同 > 什么是可撤销合同的概念

什么是可撤销合同的概念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22 10:03:31 人浏览

导读:

本文详细解读了可撤销合同的概念、法定情形及赠与合同的撤销情况。涉及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与胁迫等情形下的撤销权行使,以及合同协商一致解除、法定解除等规定。

  一、什么是可撤销合同的概念

  可撤销合同,是指因意思表示不真实,通过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行使撤销权,使已经生效的意思表示归于无效的合同。这类合同涉及以下情况:

  1.重大误解:当基于重大误解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行为。

  2.显失公平:当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导致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撤销。

  3.欺诈与胁迫:若一方通过欺诈手段或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或胁迫方有权请求撤销。

  二、撤销合同的法定情形

  合同在出现以下情况时,可以被撤销:

  1.当事人协商一致后决定解除合同。

  2.出现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解除合同的情形。

  3.出现法定情形,如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或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等。

  此外,《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也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并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

什么是可撤销合同的概念

  三、赠与合同的撤销情况

  1.赠与合同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撤销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赠与人有权依其意思任意撤销赠与合同。

  (2)赠与合同的法定撤销:即使赠与财产的权利已经转移,但在特定条件下,如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或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等,赠与人仍可以享有撤销赠与合同的法定权利。

  (3)赠与合同的法定解除:当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家庭生活时,可以解除赠与合同。

  2.需要注意的是,撤销权人撤销赠与后,可以请求受赠人返还赠与的财产。如果赠与财产出现毁损灭失,或转移至第三方,受赠人可能需要折价补偿。

  3.《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规定了赠与人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之前的撤销权,但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具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此规定。

  总的来说,了解可撤销合同的概念及其相关法律规定,有助于我们在遇到相关问题时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你对可撤销合同还有哪些疑问?如需了解更多法律规定和实操建议,快来法律快车,我们会为你提供专业法律支持。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