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征地补偿 > 农村土地征用 > 农村集体土地征用 >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有哪些规定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有哪些规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17 08:33:38 人浏览

导读:

本文详细解读了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的规定,包括补偿标准、流程、费用及安置方法。同时,强调了被征收土地者的权益保障,确保知情权、参与权和合理补偿的实现。

  一、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有哪些规定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主要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

  1.根据该法,征收土地方案需经依法批准后,由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2.征收土地的补偿标准、安置办法等需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进行公告。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需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3.补偿、安置方案需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需听取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

  4.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

  5.征收土地的各项费用需自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

  二、土地补偿规定流程

  1.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村予以公告,听取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

  2.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3.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需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4.征收土地的各项费用需自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

  在整个流程中,需保证被征收土地者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获得合理补偿的权利。

  三、补偿费用与安置方法

  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青苗和附着物补偿费以及安置补助费。

  1.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其所有者所有。

  2.安置补助费的使用需专款专用,用于被安置人员的生活补助和安置。

  3.补偿标准和安置办法需根据当地政策和经济情况确定,并需保证被征收土地者的生活水平不降低。

  安置方法包括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其他单位安置和不需要统一安置的由被安置人员个人选择安置方式。

  你对土地补偿还有疑问吗?欢迎在法律快车上发起咨询,我们的法律专家会为你提供更专业的解答和建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