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环境法 > 环境法律责任 > 环境民事责任 > 环境污染归责原则是什么

环境污染归责原则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17 07:22:39 人浏览

导读:

环境污染归责原则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无论污染者是否有过错,只要造成损害就应担责。在环境污染案件中,举证责任分配是关键,受害人需证明污染者排放了污染物、自身损害及二者间的关联性。

  一、环境污染归责原则是什么

  1.环境污染归责原则,依照最高法司法解释的规定,采取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

  2.这意味着,无论污染者是否有过错,只要造成了环境污染损害,就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3.这一原则体现了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污染行为者的严格责任要求。

  二、举证责任分配

  在环境污染的案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是关键。根据法律规定,受害人一方在诉讼中需要提供以下证据材料来完成其举证责任:

  1.污染者排放了污染物。这要求受害人能够证明污染者确实排放了污染物,这是环境污染案件的基础事实。

  2.被侵权人的损害。受害人需要证明其因环境污染而遭受了损害,这包括人身损害、财产损害等。

  3.污染者排放的污染物或者其次生污染物与损害之间具有关联性。这要求受害人能够证明其损害与污染者排放的污染物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4.污染者为了免除或减轻其赔偿责任,需要承担证明以下事实的责任:

  (1)排放的污染物没有造成该损害可能的。污染者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其排放的污染物与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害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2)排放的可造成该损害的污染物未到达该损害发生地的。污染者需要证明其排放的污染物并未到达受害人所在地,因此不可能造成损害。

  (3)该损害于排放污染物之前已发生的。污染者需要证明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害在其排放污染物之前就已经发生,因此与其无关。

  (4)其他可以认定污染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情形。污染者还可以提供其他证据证明其排放的污染物与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通过上述举证责任的分配,有助于明确各方在环境污染案件中的责任和义务,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促使污染者积极采取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案件中举证责任分配有助于明确责任,保障受害人权益。你对环境污染还有哪些疑问?在法律快车,我们为你提供全面的法律解答。

环境污染归责原则是什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