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状态 > 犯罪预备 > 哪些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哪些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13 07:51:00 人浏览

导读:

新正文详细解读了犯罪预备行为的定义、具体形态以及法律对其的态度。包括调查犯罪场所、准备作案工具、消除实施障碍等多种预备行为,并强调了这些行为虽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

  一、哪些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犯罪预备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预备行为也有其犯罪构成,它是一种具备修正的构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态。

  根据司法实践和刑法理论,犯罪预备行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为实施犯罪事先调查犯罪场所、时机和被害人行踪。

  2.准备实施犯罪的手段,如购买作案工具、制造作案器械等。

  3.排除实施犯罪的障碍,如消除阻碍实施犯罪的障碍物、消除被害人的防备心理等。

  4.追踪被害人、守候被害人的到来或者进行其他接近被害人、接近犯罪对象物品的行为。

  5.出发前往犯罪场所或者诱骗被害人赶赴预定犯罪地点。

  6.勾引、集结共同犯罪人,进行犯罪预谋。

  7.拟定实施犯罪和犯罪后逃避侦查的计划等。

  这些行为都是为了实施犯罪而进行的预备活动,虽然没有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此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

  二、犯罪预备的具体形态

  1.犯罪预备行为的具体形态多种多样,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是为了实施犯罪而进行的预备活动。

  2.这些活动可能是为了获取作案工具、制造作案条件,也可能是为了消除实施犯罪的障碍、接近犯罪对象等。

  3.无论哪种形态,只要符合犯罪预备的构成要件,即具有社会危害性,就可能构成犯罪预备。

  4.犯罪预备行为的具体形态包括但不限于:

  (1)购买、制造作案工具;

  (2)调查犯罪场所和时机;

  (3)排除实施犯罪的障碍;

  (4)追踪、守候被害人;

  (5)出发前往犯罪场所或诱骗被害人赶赴预定地点;

  (6)勾引、集结共同犯罪人进行犯罪预谋;

  (7)拟定实施犯罪和逃避侦查的计划等。

  这些行为都是为了实施犯罪而进行的预备活动,虽然没有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

哪些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三、法律对犯罪预备的态度

  1.我国刑法对犯罪预备持严厉态度,认为犯罪预备行为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2.刑法第22条第2款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3.这一规定体现了刑法对犯罪预备行为的惩罚力度,同时也考虑到犯罪预备行为尚未实际造成社会危害,因此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4.法律对犯罪预备的态度体现了对犯罪行为的严厉打击和对社会安全的保护。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稳定。

  你对犯罪预备行为的判断有疑惑吗?若有疑惑,请咨询法律快车。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 犯罪预备行为的类型
    犯罪预备行为的类型

    根据我国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犯罪预备行为,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或者制造条件的行为。根据这一规定,犯罪预备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1.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

    #罪责轻重
    人浏览
  • 以下行为属于预备犯罪:(1)为实施犯罪事先调查犯罪场所、时机和被害人行踪;(2)准备实施犯罪的手段,例如为实施入户盗窃而事先练习爬楼入窗技术;(3)提前排除实施
  • 犯罪预备属于犯罪吗
    犯罪预备属于犯罪吗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形态;对于预备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同

    #刑事辩护
    人浏览
  • 犯罪预备形态的特征
    犯罪预备形态的特征

    犯罪预备形态具有以下特征:1.犯罪预备形态的客观特征。犯罪预备形态的客观特征包括两个方面:(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即为犯罪的实行和完成创造便利条

    #罪责轻重
    人浏览
  • 哪些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哪些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犯罪预备有两种类型,即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的行为和为了犯罪创造其它便利条件的行为。下列行为属于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的行为:(1)准备用以杀伤被害人或排除被害人反抗的

    #罪责轻重
    人浏览
  • 预备与实行行为的区别是,是否实施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行为。您举的例子本身就是个争议问题。在刑法理论上,一般认为故意伤害罪存在犯罪未遂、既遂的问题;但是在司法实践
  • 论犯罪预备之若干基础问题
    论犯罪预备之若干基础问题

    论犯罪预备之若干基础问题刘跃挺(710063,西安市西北政法大学153号信箱,wonderf21cn@163.com)犯罪预备,作为故意犯罪过程中的一种犯罪停止

    #刑法论文
    人浏览
  • 以下行为属于犯罪预备:1、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2、其他为实施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包括事先调查犯罪场所、时机和被害人行踪、追踪被害人、守候被害人的到来或
  • 犯罪预备行为的概念是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行为有以下分类:1.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2.其他为实施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法律依据:《
  • 你好,是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了
  • 本人在国外,身份证到期怎么更换?
    本人在国外,身份证到期怎么更换?

    本人在国外,身份证到期可以委托家人代办。委托家人代办存在限制条件,各省市规定不一样,可以咨询当地公安机关。已申领过二代证及指纹信息录入的,在外期间居民身份证丢失

    #刑法
    人浏览
  • 网络上赌博的属于什么罪
    网络上赌博的属于什么罪

    当事人在网络上赌博,数额较大的行为属于赌博罪,其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我国《刑法》规定,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刑法
    人浏览
  • 当事人手机被盗窃后应该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可以采取各种方式,如拨打110报警电话、直接到当地派出所报警说明情况或者在专门网站上反映。公安机关在受到报警信息后
  • 造谣诽谤罪罚款多少钱
    造谣诽谤罪罚款多少钱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没有造谣诽谤罪,只有诽谤罪。构成诽谤罪是不会被罚款的,而是应当承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责任。

    #刑法
    人浏览
  • 你好,建议直接报警处理
  • 羁押时间超过刑期是否有赔偿
    羁押时间超过刑期是否有赔偿

    羁押时间超过刑期是有赔偿的。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法律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

    #刑法
    人浏览
  • 法律分析:正当防卫的条件:一、有不法侵害发生;二、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三、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四、正当防卫必须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目
  • 刑事拘留37天后无罪释放可以要求赔偿吗
    刑事拘留37天后无罪释放可以要求赔偿吗

    刑事拘留37天后无罪释放不可以要求赔偿。法律规定,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的可以

    #刑法
    人浏览
  • 上诉能取保候审。犯罪分子只要是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在上诉期间可以去检察院或者法院直接申请取保候审,人民检察院或者法院应当在七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刑事诉讼法
  • 电动车醉驾拘留多少天
    电动车醉驾拘留多少天

    电动车醉驾拘留不超过三十七天,前提是电动车属于机动车。此时行为人构成危险驾驶罪,会被依法判处拘役,并处罚金。如果经过鉴定电动车是非机动车的,一般会进行罚款处罚,

    #刑法
    人浏览
  • 如果您的男朋友对您进行威胁,您可以考虑报警。威胁行为是违法的,不论威胁的内容是什么,威胁行为本身就已经触犯了法律。如果他的威胁涉及到您的人身安全或者其他合法权益
  • 未满16岁时犯罪,处理与年龄有关。通常不会追究刑事责任,但具体情况需分析。若涉及严重犯罪或持续影响,建议咨询律师。
  • 帮凶罪即从犯,指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从犯会视情节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如不及时处理,可能面临法律责任,建议尽快寻求专业法律
  • 你好,这边是被拘留没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