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法律文书大全 > 科教文体 > 教育 > 使用假学历工作犯法吗

使用假学历工作犯法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10 00:14:06 人浏览

导读:

使用假学历求职是否违法?一旦被揭穿,不仅面临开除,还可能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相关规定,欺诈行为所签的劳动合同无效,甚至需要赔偿公司损失。

  一、使用假学历工作犯法吗

  1.当求职者在应聘过程中使用假学历并成功被单位录用,随后被发现,其通常会面临被开除的后果。更为严重的是,伪造或使用假学历的行为可能引发学校和单位的报警,导致使用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条的规定,劳动者有义务如实向用人单位说明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信息。

  如果劳动者未如实说明,所签订的合同将视为欺诈行为,劳动者不仅不能获得赔偿,还可能因欺诈行为而签订的劳动合同,以及因过错造成的公司损失,被公司要求赔偿相应的损失。

  二、使用假学历签订劳动合同的后果

  使用假学历签订劳动合同的后果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合同无效:使用假学历签订的劳动合同违反了诚实信用的原则,因此可能被视为无效合同。无效的合同自始无效,这意味着从一开始就对双方当事人没有法律约束力。

  2.经济损失:如果因为使用假学历导致劳动合同无效,而劳动者已经按照合同约定提供了劳动,用人单位仍需支付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报酬。

  但是,如果因为合同无效给用人单位造成了损失,劳动者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3.法律责任:使用假学历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可能构成欺诈,不仅会受到道德的谴责,还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1)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2)劳动者还可能受到刑事制裁。

  4.职业发展受阻:使用假学历被发现后,劳动者的职业生涯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一旦在行业内传开,可能会导致其他用人单位对其产生不信任,从而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

使用假学历工作犯法吗

  三、假学历与劳动合同效力

  关于使用假学历与劳动合同效力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劳动合同是否因欺诈而无效。根据《劳动法》的规定,采取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

  1.这意味着,如果应聘者在应聘过程中使用假学历,导致用人单位作出了违背其意愿的错误决定,那么这份劳动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2.这样的规定旨在保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防止因欺诈行为而签订的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害。

  3.也提醒劳动者在应聘过程中要诚实守信,不要试图通过欺诈手段获取不正当的利益。

  你曾经因为学历问题而错过心仪的工作吗?对于学历造假,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并关注法律快车,获取更多法律资讯。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