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类型 > 网络犯罪 > 当遇到网络诈骗如何应对

当遇到网络诈骗如何应对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16 18:58:22 人浏览

导读:

当遇到网络诈骗应对措施是受害人需要保持冷静,可以向家人同步情况,接着可以向公安部门报案等。遇到网络诈骗的时候,受害人可以收集的证据包括相关聊天的截图、银行转账记录等。

  一、当遇到网络诈骗如何应对

  遇到网络诈骗时,应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

  1.保持冷静:遇到诈骗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恐慌或冲动行事。诈骗者往往会利用受害者的紧张情绪来实施诈骗。

  2.识别诈骗手段:仔细分析诈骗者的手段和言辞,对比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法,如虚假投资、仿冒网站、冒充身份等。如有疑问,可以咨询亲友的意见。

  3.不泄露个人信息:切勿向诈骗者提供任何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同时,避免在不可信的网站上输入个人信息。

  4.立即报警:一旦发现自己遭受网络诈骗,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提供尽可能详细的诈骗信息和证据,以便警方能够迅速展开调查。

  二、遇到网络诈骗需要收集哪些证据

  遇到网络诈骗时,需要收集以下证据以便报案和追究诈骗者的法律责任:

  1.网络聊天记录和订单截图:这些可以展示与诈骗者的沟通内容和交易详情,是证明诈骗行为发生的重要证据。

  2.转账记录:包括银行转账、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转账记录等,需带有银行的盖章或电子平台的确认信息,以证明资金流向了诈骗者。

  3.网站截图:如果被骗涉及某个网站或平台,需要提交该网站的相关截图,如官网介绍、虚假宣传内容等。

  4.被骗公司或个人的资格认证:如营业执照、身份证等,以证明诈骗对象的真实身份。

  5.其他相关单据:如电子邮件、手机短信、银行汇款单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辅助证据,展示与诈骗者的联系和交易细节。

  法律快车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三、遇到网络诈骗多久可以立案

  一般在三日内可以立案,如果需要进行查证的,立案审查期限不超过七日。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八条

  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对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

  决定不予立案后又发现新的事实或者证据,或者发现原认定事实错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及时立案处理。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