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反不正当竞争法 > 侵犯商业秘密 > 怎样算泄露商业机密

怎样算泄露商业机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25 03:38:54 人浏览

导读:

如何界定泄露商业机密行为?涉及哪些法律责任?本文将详细解读《刑法》中关于泄露商业机密的规定,包括判刑考量、与其他侵权行为的区分等。快来了解更多!

  一、怎样算泄露商业机密

  泄露商业机密的行为主要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进行界定。

  1.具体来说,泄露商业机密的行为包括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然后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这些商业秘密。

  2.违反与权利人之间的约定或违反权利人关于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所掌握的商业秘密,也构成泄露商业机密的行为。

  3.明知或应知上述行为,仍然获取、使用或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同样以侵犯商业秘密论处。

  二、泄露商业机密的判刑考量

  在判定泄露商业机密罪的刑罚时,需要考虑两个主要方面。

  1.要准确把握犯罪构成的要件。侵犯商业秘密罪不仅侵犯了国家对商业秘密的管理制度,还侵犯了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客观方面表现为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使用、披露或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并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

  2.要合理把握量刑的尺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相关解释:

  (1)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属于“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2)造成损失数额在二百五十万元以上的,属于“造成特别严重后果”,应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怎样算泄露商业机密

  三、商业机密侵权类型区分

  泄露商业秘密罪与其他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如假冒注册商标罪、假冒专利罪、侵犯著作权罪等,在行为特征上有所区别。

  1.侵犯商业秘密罪主要表现为以不法手段获取商业秘密,或非法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

  2.而其他犯罪则主要表现为假冒行为。

  3.对于同时涉及盗窃商业秘密并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原则上应以数罪论处。

  4.公司、企业工作人员因职务或业务知悉商业秘密后,擅自将其出卖给他人,并将非法所得据为己有或使第三者所有的,应根据情节与主体身份,认定为贪污罪或职务侵占罪。

  你对泄露商业机密还有哪些疑问?在法律快车上,你可以找到更多法律资讯和专家解答,为你的权益保驾护航。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